《罗马书》第二讲:福音与福音的框架
来源:未知
编辑:责任编辑
时间:2021-07-18
导读: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内的家人,大家安息日平安!感谢主,我们今天继续借着安息日这样一个时间,一起来研究《罗马书》,学习上帝借着保罗在《罗马书》中所带给我们的真理,带给我们宣教的热诚、动力。今天,我们要进入《罗马书》第一章的学习。
■ ■ ■ ■ ■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您的恩典!主啊,感谢您在创世之初就制定救赎的计划。在人类犯罪后,您又差遣主耶稣基督为我们降世,把福音不仅传给犹太人,而且传给散居世界各地忠实于您的子民,让世界都有机会听到福音而悔改。主啊,我们今天来学习这部重要的著作,恳求圣灵帮助我们。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主题经文: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6-17
关于《罗马书》的解经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非常之多。其中大部分是改革宗的人所写,也有罗马天主教的人所写,甚至有的是犹太人所写。大家把《罗马书》的重点都放到了因信称义的问题上,今天我们来看《罗马书》第一章的引入。
学习这一章的时候,应该先考查一下保罗写这卷书时有一个怎样的框架,在传福音的时候他讲论些什么。有了这样一些背景,研究学习起来就比较方便。昨天介绍了《罗马书》是保罗在哥林多写给在罗马的基督徒的一卷书。在哥林多或在其它地方宣教,保罗都讲了什么内容呢?
在《使徒行传》中看到了保罗的三次巡回布道。我们先从《使徒行传》所记载保罗的讲论,大致推断保罗讲道、宣教的重点,由此来看保罗在写这卷书的时候,他依据的是怎样一个框架,是在哪个框架下来写这本书的?为了探讨这个框架,我们需要回到整本《圣书》上来。从前的人(包括主耶稣基督)在宣讲福音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框架下讲的?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框架,就在这个框架下再来解读《罗马书》,得到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来探讨学习的三步。
请先看第一个部分:保罗的宣教主题。这部分主要来自于《使徒行传》,我在此引其中的一部分。《使徒行传》第九章记载了保罗开始悔改;从第十三章开始有一个转向,保罗出现了;一直到第二十八章的结束,保罗成了主角。
首先是追溯历史。第十三章是追溯历史,也重述施洗约翰所讲悔改的道理等等。徒13:38-40“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主耶稣基督福音的关键点,是赦罪的道。)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所以,你们务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
这一段话有一个框架,先知书上所说的什么事情临到你们呢?这在犹太人中间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末后的审判、耶和华的大日、上帝的忿怒,免得这些临到你们。我们怎么逃避这些呢?就是要信靠耶稣,这就是他所传讲的福音的真谛。靠这个人——耶稣,赦罪的道由他而传;在上帝面前称义,也是因他而称义。这样就可免除先知书上所说的上帝要降下的惩罚。
徒20:20“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徒20:27“因为上帝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这部分看到保罗传道,既突出重点,又面面俱到。
在第二十四章看到他给腓力斯传道。讲些什么呢?徒24:24-25“(他们)就叫了保罗来,听他讲论信耶稣基督的道。保罗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腓力斯甚觉恐惧,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第十三章保罗说“你们靠这个人称义,就可以免除将来的审判,先知书上所说的那些灾祸就不至于降在你们身上”;二十四章又说“他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
总结一下:保罗的讲论,既讲基督的死,又讲他的复活;既讲赦罪、称义之道,又讲公义、节制和审判之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框架:之所以传福音,之所以我们需要在上帝面前称义,是为了避开将来的审判,避开先知书上所说的那些灾祸。所以,保罗在传福音的时候,他所讲论的都是在这样一个框架下,即世界最终有个结局,这个世界最终要怎样在这个背景之下来传福音,来呼吁人要悔改。
接下来考查一下主耶稣基督传福音,以什么为框架?古代的先知传福音,又是以什么为框架?这是下面所讲的重点。
第二个方面,我们讨论福音框架的时候,首先看所罗门的框架。《传道书》顾名思义是为了传道而著的一卷书,结论是什么?传12:13-14“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我这个传道者写了这么多,就是因为最终要有一个审判。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恶,都要受审判。我在此劝善,我在此传道,是因为有最后的审判。这就是所罗门传道的框架。
再来看耶稣传道的框架。太4: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可福音》也这样记载:可1:14-15“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上帝的福音,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为什么要悔改?为什么要信福音?因为上帝的国近了。
这两处的记载都是一致的。耶稣传道有一个背景,有一个框架,就是“天国近了”。因此我们需要来探讨一下“天国近了”是什么意思?门徒跟随耶稣三年半,特别是在耶稣复活以后,讲论上帝国的事情给他们听,他们更了解上帝的国——天国的性质。因此,在耶稣要升天之前,徒1:6-7“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耶稣在这儿就点明“天国近了”,是指一个特定的时候。指的什么时候?是父凭着自己的权柄要定的那一个时期。
我们继续来追问究竟是哪个时期?《启示录》第十一章谈到第七位天使吹号中间要发生一件事情。启11:15“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7“昔在、今在的主上帝,全能者啊,我们感谢你!因你执掌大权作王了。”
这里交代了得国作王。得国作王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恩门关闭,发生在查案审判结束,发生在洁净圣所之后;主耶稣基督脱去大祭司的衣袍,穿上君王的王袍。所以天上宣布: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他要执掌大权。这个国度近了。所以耶稣传道是指着这个背景来叫人悔改。
门徒希望知道这个时刻在什么时候,但耶稣告诉他们:你不要去设定时候,你做不了这事儿,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你们也不用去猜了。但传福音就以此为背景,因为这个国度降临的时候,上帝要有所举动。为什么?启11:18“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众先知书上所说的那些灾难,上帝的忿怒、惩罚、灾难的日子、幽暗的日子就降临了。传讲福音,是以主的大日为背景,以主的审判为背景,以最终的结局为背景来传福音。
再举一个例子:永远的福音。永远的福音的框架,我们要传出《启示录》第十四章第六、第七节,开始传出永远的福音。永远的福音在什么框架之下传出来呢?启14:7“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到第三位天使传福音的时候说到什么?启14:10“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
第一位天使所传福音的背景是查案审判,是对义人的审判;第三位天使所传福音的背景,是指恩门关闭之后,上帝的忿怒倾降,就是七大灾降临,结束的时候基督复临。在此背景之下传出三位天使的警告和信息。
什么是福音的框架?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从所罗门到耶稣,到末后三天使信息,都有一个同样的框架,都是以审判为背景,在这个框架下来传讲福音;而审判的依据又是上帝的律法,代表着上帝的公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福音。保罗传福音,也是在这个框架和背景下,就与《圣书》和主耶稣基督传福音的框架一致了。
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再来学习《罗马书》,再来理解《罗马书》,就不会只看到福音这一面,而抛开审判的一面。而会在审判的框架下,把律法和福音联系起来。
《基督比喻实训》第11章〈新旧的东西〉:“没有福音,就不可能正确地阐明律法。没有律法,也不可能正确地阐明福音。律法是福音的体现,福音是律法的说明。律法是根本,福音是它所开芬芳的花朵和所结的果实。{COL128.2}[14]”预言之灵的总结非常精辟,非常经典。她说明福音是在一个框架——律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审判是律法与福音的框架!审判将律法与福音联系在一起。非常清晰,这就是预言之灵高明的地方。
我手上有上百本的《罗马书》注释。在讲四福音书、《使徒行传》的时候,一打开这些注释书来看,我就发现灵感尽失,找不到灵感了。因此讲《罗马书》时,我决定不看这些书,直接从预言之灵,从圣书来理解《罗马书》。
讲到框架,是其他圣书注释上看不到、找不到的。但是在分析《使徒行传》保罗讲道的框架、分析耶稣讲道的框架、分析所罗门传道的框架、分析三天使信息中传道的框架发现,的确福音传道是有框架的。
如果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再给大家一个框架,《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所记的大使命。太28:18-20“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前面耶稣把他的权柄说清楚:我有这个权柄,这世上全是我恩典的王国可以含盖的地方。然后说你们去传福音,教导他们该怎么生活。
这是在什么框架之下?世界的末了。世界的末了会发生什么?上帝的审判,上帝的忿怒,基督的复临,千禧年的审判和最后的火湖,这就是世界末了的事情。传福音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在这个框架之下,因为最终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些,所以你们去传福音。这是福音的框架。
在讲福音书的时候提到耶稣讲道,永远是以末后的事情作为他讲道的一根红线,把人引向终点,然后决定你今天该怎么办。有了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学习《罗马书》就有了章法,有一个框架,在框架内来理解《罗马书》,就不至于乱,也不至于偏。
《罗马书》第一章,如果把它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把第一章第一到第十五节分在一起,这是一个问候,以及引入保罗要去罗马的心情;第十六到第十七节是突显主题;第十八节到第一章的结束,或一直引到第十一章的结束,这是讲在审判的框架下讲述福音,和传福音的顺序。
《罗马书》第一章的经文,采用逐节解释的方法。罗1:1“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上帝的福音。”保罗确定他的身份。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是奉召作使徒,特派传上帝的福音。非常清楚,我是干什么的?我是基督的仆人。我被召为使徒,给我的任务是传上帝的福音。
第十一章他又说:罗11:13“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职分。”罗15:15-16“特因上帝所给我的恩典,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上帝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保罗要把福音传给外邦人,说明自己的身份。他蒙召作外邦人的使徒,要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叫外邦人因着基督的恩典(圣灵)而得着福音的果实。
他传的福音是什么呢?罗1:2“这福音是上帝从前藉众先知在圣书上所应许的。”众先知的应许当然是从摩西开始的,最先写圣书的是摩西。摩西之前有没有其他的先知呢?当然有。亚当、以诺他们都传基督的福音。所以这里的众先知,包含了从创世以来所有的先知。这就是《圣书》上所应许的。
罗1:3-4“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所应许的福音是什么?是主耶稣基督,就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的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
由此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第一,从肉体来说,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复活以后,他被称为上帝的儿子。有人就说,这称为上帝的儿子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会不会是同一件事情呢?在此提出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可以讨论,甚至可以辩论。首先我认为在这里所说“他作为上帝的儿子,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可能有双层含义:1)是表明他就是上帝之子,所以主耶稣基督既是人子,又是上帝之子,双重身份。2)亚当是上帝的儿子。亚当是一个人,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后,就恢复了亚当作为上帝儿子,或者说人类作为上帝儿子的地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称他为上帝的儿子。
第二个观点可能更加正确,为什么?因为从第八章可以看出保罗实际是说明了这一点。罗8:22-23“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是人的儿子,当我们从死里复活、身体得赎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上帝儿子的名分。因此,“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他在复活的时候就显明他是上帝的儿子。
徒13:33“我今日生你”;诗2:7“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今日生你”是指的什么时候呢?徒13:34“论到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不再归于朽坏。”这就是讲耶稣复活,成为上帝的儿子。这就是一个荣耀的身躯,完全恢复了上帝造亚当的时候,亚当作为上帝儿子的那种荣耀身躯。所以按圣善的灵来说,指的是复活的基督成为上帝的儿子。人类因为犯罪失去的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完全彻底地恢复了。
罗1:5-6“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保罗说,我们受了恩惠和使徒的职责,要在万国中,即外邦中,叫人因他的名来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保罗在此说明他传福音,是要传给万国中的人,不仅仅是犹太人。既然要传给万国的人,下面他就来论述传福音的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先是犹太人,后来才传给外邦人。
这句经文给我们作了一个铺垫,就是《罗马书》写作的对象是万国之人。不单单是传给罗马人,而是借着罗马把信息传给万国之中的人,所以他说虽然是给万国传福音,其中也包括你们。罗1:7“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上帝所爱、蒙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并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这是保罗的问候。
在此作一个总结:这是开篇问候。保罗开宗明义,说明自己的身份,说明自己的使命,说明福音的本质就是耶稣基督。他由一个肉身所生的普通人,最后成为上帝的儿子,显明上帝福音的大能。这就是保罗所要传的福音。而这一个过程,像大卫的后裔这样的肉身之人,都有这样的希望,得到像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显明是上帝儿子的盼望。福音最终带来的是完全地恢复,所以外邦人、万国之中的人也都要来信福音,这就是保罗传福音的使命,作为外邦使徒的使命。
有人说,保罗原来叫扫罗,为什么现在又叫保罗呢?原因有两种,一个说法是保罗自己改了名字;另外一个说法:扫罗是犹太名字,而保罗是拉丁文名字。罗马人当时一个人能有三个名字,扫罗在以色列人中工作的时候,用以色列人的名字,非常正常,所以叫扫罗;现在写信给外邦人,保罗本来就是他的名字,所以他用拉丁文保罗这个名字。这个解释可能更加合理。而不是保罗自己给自己改了名字。从《圣书》看改名字,常常是由高一级的人给低一级的人改名字。上帝给亚伯兰改为亚伯拉罕,给雅各改为以色列,将来还要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新的名字。
保罗问候在罗马的众圣徒,借他们的手把福音、把上帝的计划传给万国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父上帝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这一段问候,是整个新约圣书书信中的第一个问候。曾经在研究《启示录》讲到七灵的时候,研究过《圣书》所有的问候。新约中所有的问候语,恩惠、平安出自于父上帝和耶稣基督,这中间都没有提到圣灵,为什么?因为圣灵这时候在地上,而恩惠、平安来自于天上,主耶稣和父上帝在天上。
接下来这一段表明保罗有意访问罗马。罗1:8-11“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上帝,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侍奉的上帝,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上帝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
保罗在这里一方面表扬罗马信徒的信心,另外一方面表达自己迫切想去罗马,把自己所得到的属灵上的恩赐分给他们,向他们作当面的分享,来坚固他们的信心。可虽然有这样的旨意,有这样的意向,但世事未必都能如人意。所以保罗说:“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罗1:13)”
保罗之所以传福音,他有一个深深的亏欠感。他说:罗1:14-15“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保罗以一个欠债人的身份出现,这是他的心态。
我曾经讲过做人的四层境界。第一层境界:很自然地觉得众人都欠我的。我来到世上,你就该这样对我,你欠我的,怎么着都是欠我,都是应该的。到第二个阶段,他总算看明白,既然人家这样欠我,他也有同样的权利啊,自己看明白了。
第三层境界:发现有一点自知,有一点愧疚感,有感恩之心,我竟然得上天如此厚待,我何德何能?我得到这样的好处,我生活在这个地方,有安全,而这安全是有无数士兵的付出,有国家的付出,有众人的付出。我吃的、用的都来自于各方面人的付出,才有这样的成果。我的呼吸、我的食品都是靠上天的恩赐,才能得到生命的维系。感觉自己是一个欠债的人,他就不再觉得理所当然,也不再觉得公平才算是真正的公平。而是感觉这个世界不公平啊,我不配得这些,由此生出一种感恩的心。这是第三层境界,就觉得我是欠人家的。
保罗有这种感恩的心。他得到了福音,成为外邦的使徒,就觉得在最大的福音上他得到好处,而别人还不知道,他就感觉自己欠人家的,有亏欠之感。这种亏欠感,就让人生出第四层境界:感恩、恩待人的境界。亏欠感让他觉得我得到的一切,其实原都不是我该得的,是我不配的,既然上天如此恩待我,我也应当以恩待人,不再斤斤计较,就会豁达,开始恩待人,看众人都能略带过,眼里也能融一点沙子。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现在属于哪个层次?我在哪个境界?是总觉得人家怎么对我,都是我当得的,是他欠我的?还是说我进到了第二个层次,已经开始懂得公平了?还是说我有一种感恩之心了,感觉自己欠别人的,近而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我要处处以恩待人?
罗1:16-17“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这两节经文是《罗马书》最响亮的两节经文,圣书中最闪耀的篇章。古往今来,对这两节经文的发挥,非常之多。上帝要救一切相信的,福音的顺序是先呼召犹太人,然后借着犹太人把福音传向外邦。
在义上的成长,这个义是因着信而来,而且在信上不断成长。我们的信心是从信到信的,义是基督的义,始终不变,可是信在不断地成长。义人因为信,就可以得到生命;义人因为信,在上帝审判的时候,就不致被定罪而死亡,而是要收获永生。
这两节经文和下面一节经文连起来就能看出,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时候,他所使用的框架,就是在审判的框架之下来传福音。前面说信福音就能得永生。如果不信的话,怎么办?罗1:18“原来,上帝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十六节到十八节非常清晰地阐明保罗所要传的福音,虽然能救人,但拒绝它的,会落在上帝的忿怒之下。
从第十九节一直到第三十二节在讲什么呢?讲上帝的忿怒显明的时候,人变成什么样子了。为什么会出现上帝的忿怒?上帝的忿怒在天上何时显现?今天上帝还没有发怒。上帝发怒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启11:18)”,指基督作王的时候,上帝的忿怒——七大灾才临到。
这时人是一个怎样的形态呢?在第十九节到第三十二节可以看到。总的来说,第一是人故意忘记上帝,不感恩他。去干什么呢?反而“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成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1:23)”。这是第一个问题,拜偶像。
在三天使所传的信息中,“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14:7)”,也是同样的背景。在末后,人拜偶像之风日益增加,所以呼吁人应当回归上帝,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应该回转。这些人既不拜上帝,“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罗1:25)”。他们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因此,上帝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罗1:26)”
在上帝的忿怒要临到之前,这时代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同性恋。就像挪亚的时代、罗得的时代那样,“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罗1:26-27)”这里描写在世界末日、在末后的时代要出现同性恋。不仅出现同性恋,而且出现像美国这样把同性恋作为一种合法的人间关系,法律上认可它。人间的悖逆走到何等的地步。美国的总统宣誓就职,要手按《圣书》,可是最高法院居然通过的是颠倒人性的婚姻方式。
罗1:28-29“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等等这些恶事,一直到罗1:32“他们虽知道上帝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这就是耶稣所讲的,他们不但自己违背,还教导别人去违背;他们要在天国被看成是最小的,会被撇在天国之外。而靠着福音相信的人,都可以因信得生;拒绝的人都会遭受上帝的忿怒,从天而来的忿怒降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在此看到《罗马书》的第一章,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福音的框架。
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继续在这个框架上进一步展开,看保罗在《罗马书》中所传达的信息,和在《启示录》中、在其他的书卷中所传达的福音信息是一致的,都是在审判的框架下来展开福音的信息,来推进宣教使命的。
天父上帝,我们感谢赞美主!主啊,我们今天借着开始研究《罗马书》,让我们进一步看到,没有人能只传福音,而不传律法;也没有人只传律法,而不传福音能够把这两者说清楚。愿主帮助我们,在学习《罗马书》过程中,不仅认识福音和福音的框架,也能够推动我们去作宣教的工作。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复临信仰的根基与使命论坛全集
靠信心互相支撑,借见证互相鼓励,等你来关注!
惟有义人必然欢喜,在上帝面前高兴快乐。
诗篇68:3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