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 现代真理 > 预言之灵 > 主的信使 >

(一)前言及简介

来源:现代真理 编辑:王敬之 时间:2018-03-18
导读:我们邀请您与我们一起遍览圣经全貌、探求真理宝藏。愿那圣善的灵藉着生命的道,变化你我的人生。愿我们的额头都盖上,永生上帝的印,欢喜迎接基督的荣临。盖印人生从读经开始。

 

前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怀氏托管会副主任杰米森(T. Housel Jemison)撰写了一部题为《你们中间的一位先知》(A Prophet Among You)的专著。这部关于预言之灵内容丰富的著作,特别着眼于怀爱伦(Ellen Gould White)的生平与事工。多年来,这本书曾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大学预言之灵(Spirit of Prophecy)课程的标准教材。
但近年来,对于默示与启示的认识有了长足的提升。因此,1989年怀氏托管会董事会授权出版一本新书。赞助这一项目的不只是怀氏托管委员会,还有总会教育部与高等教育委员会。
赫伯特•E•道格拉斯(Herbert E.Douglass)被指定为作者。道格拉斯博士曾在大学执教预言之灵课程,也曾任大学校长,《复临评论》(Adventist Review)副编辑,太平洋出版社(Pacific Press)书籍编辑。他立即投入,进行全面的研究。
本书的脚注中,引用了大量的学者与各种不同的概念。但在某一点上引用某位作者,不应视为是对该作者的肯定,或对于某一或全部观点的赞同。
我们相信,本书对怀爱伦的先知型事工的呈现,引人入胜、老幼皆宜。作者独具匠心,不是从抽象的讨论入手,再过渡到对人物的具体介绍;而是先介绍怀爱伦其人,再进入抽象的讨论。如此一来,读者不仅可以熟悉怀爱伦其人其事,而且也会与她所事奉的上帝更为亲近。通过本书的介绍,读者会由衷地赞叹上帝用智慧与审慎的方式,借着祂的信使来传达信息;更会对上帝是如何带领怀爱伦,巧妙地在神学、医疗以及社会的种种领域,走过那个时代,而惊叹不已。
在每一章的结尾处,都有一些学习思考题,方便读者对那一章所讨论的题目,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与思考。既可视这些问题为那一章的总结,也可顺其指引,对于各章所讨论的内容作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相信,本书的读者一定会了解上帝是如何藉先知来达成祂的工作的,会更确信怀爱伦乃是蒙上帝呼召而行使先知的职分。读者们会以更坚定的信心和信念,与上帝的信使一同感叹:「我们对未来无所畏惧,除非我们忘记上帝指引的道路,和祂在过去给我们的教导。」(《生平传略》(Life Sketches),第196面)
 
怀爱伦著作托管委员会 马里兰州银泉市




译者的话

本书是赫伯特•E•道格拉斯博士的力作。道格拉斯博士对预言之灵有坚定的信心,全面与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怀爱伦所提出的善恶之争主题有精到的见解。在推介与帮助读者了解怀爱伦其人、其事及其著作方面,有独到的贡献。
《主的信使》一书,洋洋六十万字。作者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文风严谨,说理透彻。而且,借着书中的文字,透出的作者对预言之灵深厚的感情与坚定的信念,更使得这本书成为研究预言之灵不可多得的一部专著。它既可作为教材为学校、或教会开设预言之灵专题研习之用,同时也适合一般读者潜心研读。特别是对预言之灵有着朴实的信心、深厚的感情与广泛的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又缺乏系统、深入、周详地探讨与研究的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本书的珍贵与价值就更加突出了。
为了帮助中国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本书中的珍贵资料与信息,本书在翻译上,对原著作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首先,我们对本书中所引用的怀爱伦原著中的内容,除个别地方外,尽量地保持目前流行的怀着翻译。其次,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名与地名,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附上英文的人名与地名,让读者一目了然。再者,对于原著中所引大量学术书刊,一方面我们将其译成中文,便于读者了解其意思,另外也尽量附上原文,便于了解其出处。另外,鉴于本书篇幅已经够大,我们略去了原著中的图片,以及书中进一步的附录内容。本书的全文及附录,可在怀爱伦官方网站上自行查阅。网址:http://www.whiteestate.org/books/mol/TOC.
感谢国际华人事工社(Chinese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对本书的翻译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使得这本费时费力的翻译项目得以顺利完成。有许多的个人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初译与校对工作。何至尚参与了后半部的部分章节及前半部的部分注释的初译、董吉池参与了少量章节的初译,翟桂红姐妹说明翻译了部分注释。吴涤申老师把全书引用的怀着更换成了目前流行的翻译,其中大量的怀着翻译为吴老师自己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晶;同时,又对注释中出现的书名的翻译进行了统一处理。星磊与梁斌参与初步的校读工作。柯黄淑美师母三校书稿,又组织将英文人名与书名不厌其烦地放回译稿,为读者阅读带来方便,实在令人生敬。张简老师、聪毅、王君,庭亘还有其它一些朋友参与帮忙,不一一具名,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最后,感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华安联合会为本书的出版所给予的支持与努力。
回头来看,从最初的开始动笔试译到现在,几近十年。但笔者深感学力、精力与时间都很有限,多年来虽数易其稿,反复修改,但仍会有疏误和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敬之识于
台中市崇德路二段太平洋皇家广场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日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作有二大目的:(1)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有着怀爱伦的生平与见证,提供新颖的视角;(2)为大学或神学院预言之灵课程,特别是在这位受上帝灵感的信使身上,所表现的预言之灵方面的课程,提供原始材料。
有些人,因缺乏对上帝的启示与默示之深入了解,居然容让问题、批评,来弱化或破坏他们对怀爱伦师母七十年卓杰事奉的信心。然而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相信,怀爱伦是一位受圣灵感动,划时代的宗教领袖。这难以数计的人们发现,圣书乃是怀爱伦启迪与快乐的源泉,而当他们顺着怀爱伦的指引回归圣书时,他们对耶稣的爱也随之加深。他们还发现,怀爱伦的著作为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提供了清晰可见、激动人心的真知灼见。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她的作品中,看到了对圣书救赎故事所展现的,丝丝入扣、浑然一体的洞见。
所以除了上述两大目的之外,本书至少是为两个群体而写:(1)那些对怀爱伦的著作充满感恩,并渴望进一步了解她的读者;(2)以及那些对她的长期事工中的某些方面尚存疑惑的读者。本书提出大量的理由,支持她自称为上帝信使的说法;同时也提供大量证据,以满足最富判断力之读者所用。

确定性,权威性与可靠性

本书关注确定性的问题;是否有一些清晰明白,既能满足心灵的需要,又能经得起理性之推敲的「权威」存在?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创造我们,我们称之为上帝,那位与人沟通的上帝,就是我们的权威!而且,上帝让我们可以响应祂。多么美妙的想法!我们居然可以听得到我们友善的创造主!当我们倾听,持续地用心倾听时,就会听到有关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会存在,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是什么样的、没有止境的、未来之类的问题的真理。
上帝怎样与人「说话」?保罗在希伯来书中说,是「多次多方」。例如:
通过大自然;
借着圣灵与每个人的良心说话;
通过耶稣基督,祂本为上帝。
但上帝所做的不仅如此。上帝在耶稣作为人降世之前数千年,就知道世人想听听祂这一方对于宇宙间的善恶之争有何说法。

上帝的沟通系统

在上帝成为人之后,就不能同时出现在任何地方了。耶稣升天之后,也不能四面八方亲自到场。所以,为了把祂的信息传达出来,上帝就在祂的自有沟通系统之外,增加了一个与人类非常友善的计划-「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晓谕人类。(来1:1)
这个「借着众先知」的沟通系统,是圣书所认可的。上帝的百姓在亲身的经历中,学到当他们听从先知时,对他们最为有利:「信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就必立稳,信祂的先知就必亨通。」(代下20:20)而且,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明白,上帝不会让他们盲目地走向未来。「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摩3:7)
借着众先知来沟通的计划,并不仅限于旧约时代。主耶稣在地上的最后时光,曾应许天地之间的这道沟通管道,将会借着圣灵、就是真理的灵、基督的代表,而保持畅通。今天与旧约时代一样,圣灵继续说话,不仅对着每个人的良心,而且借着众先知:「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约14:16、17)「祂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弗4:11;另参见林前12:28)
真理的灵也就是预言之灵!就是说这些特别蒙拣选的人,要「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彼后1:21)直到耶稣回来之前,教会都可指望这种真理的沟通系统继续发挥作用。
回顾圣书可知,上帝不希望人类活在世上,不能确定地了解人生的意义。这末后日子的压力前所未有,上帝希望让人类确切地了解未来的情况。当人们用心听上帝的先知时,他们「知道」他们是在聆听「真理」。真理带着自已的权威,因为真理能满足人心对客观的确定性,与主观的确实信的关怀,真理同时诉诸于情感与理性。众先知因与上帝相通,而传达的真理之可靠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日俱增,又因听从者所结的果子而得到确定。
本书将回答下列问题:怀爱伦是否符合圣书中的先知资格?究竟是基于什么,而视怀爱伦为上帝信使这样的权威角色?回顾她长达七十年的服事,她的劝勉,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道路与发展,起了什么不寻常的作用?怀爱伦的劝勉对个人有何果效?她是否经得起权威的检验,表现出前后一致、浑然一体、真实可信?
我们将权衡证明。她长期的事奉与劳苦的果效,是一本敞开的书。在确认她作为上帝的信使方面,用不着任何人为的「证据」或「争辩」。
怀爱伦自己常用的原则可以指导我们的旅程:
「我们展现给世人的题目,对我们自己应成为活的现实。在捍卫教义的时候,我们会考虑信仰的重要条款,但我们不可用那些不纯正的论辩,这一点至为关键。这样做可许能让一个反对者闭嘴,却不能荣耀真理。我们应当提出纯正的论据,不仅能让反对者无言,而且经得起最仔细的推敲。」
上帝与撒但之间的善恶之争,焦点就是真理,要看谁统治宇宙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是上帝还是撒但?上帝的立场是真理无需辩护,而只需展示。撒但「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8:44)他的手段就是欺骗。
撒但是聪明的辩论家,含沙射影的高手,他诉诸那以自我为中心的「心」为「真理」的最终裁判。撒但最有效的手腕之一,就是引人怀疑,让人犹豫不决,对属灵的责任采取拖延战术。正因为这样,任何搅乱真理的行为,与对本来就不是很清楚的事情再蒙上一层阴影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这样的行为并不只是学术上的冲撞,而是模糊真理、打败上帝之宇宙性企图的一部分。
分清事实与意见时,要有广阔的胸襟,无所畏惧,怀爱伦在这一点上是再清楚不过了。她知道如果我们在研究上设置界限,担心新的发现可能会推翻我们的信仰,这样的做法反而会置信仰于危险之中。然而她也清楚地指出,当允许人的理性或情绪来为信仰设置边界时,也会陷信仰于危险之中。对她来说,真理是必须付出一切代价来尊荣的。
 
本书的结构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
一上帝的沟通系统(第1-3章)
二真实的怀爱伦(第4-16章)
三教会的信使(第17-31章)
四怎样理解信使的信息(第32-44章)
五信使永不过时(第45-47章)
第1-3章,简略地探讨圣书关于上帝是怎样向人类启示救赎的「福音」的。「福音」是有关上帝,以及祂如何管理与统治宇宙之方式的真理,是与撒但的谎言与诽谤根本对立的一幅图景。上帝借着启示者耶稣基督,得以被启示出来。圣灵又透过「预言的恩赐」,将在耶稣里的真理传播开来。
第4-9章,先集中在爱伦•哈门(Ellen Harmon)的童年与少年时期;然后再转到怀爱伦师母作为妻子、母亲、邻舍、救灵的先锋,以及公众人物等多方面的角色,既查验她自己的著作,又透过那些熟识她的人的讲述来认识怀爱伦。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往往受到一定时代下的社会、经济、哲学等影响,所以我们会简要地介绍美国东北部当时的环境,以及一些可能影响到怀爱伦开展她所领受之神圣职责的全国性因素。同时,我们也会来看一看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风范,与粗犷的美国拓荒者的性格,是如何精彩地结合在怀爱伦身上的。
第10-16章,将把注意力转向先知性的恩赐,是如何在怀爱伦的事工中得到发挥的。了解一点1840至1850年间的历史氛围,会帮助我们明白,要在那样不利的历史环境下声称见过异象,是何等地不合时宜。尽管如此,怀爱伦见异象的现象,还是给那些要从圣书中得出一个有关1844年之经历的合理解释的人,提供了清晰的条理与保障。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作为作者与讲者的怀爱伦:
注意她因应着变化的环境,与长达七十年的事工中,不断成熟的理解所带来的文风与内容上的发展;
追溯怀爱伦是如何像普通的作者一样,应用研究材料,来放大或使她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变成更加具体;
关注到她的演讲与作品,受到了非复临信徒非比寻常地接受;
回顾她非凡的演讲能力,而她演讲的环境,常常使与她同时代的人无法应对,即便是今天也是如此。
第17-21章,将探索怀爱伦在七十年的事奉中,她与紧密相联的教会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人像她这样,在神学与组织架构上,如此深地影响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她与教会的发展计划密不可分。从澳洲到欧洲,从东岸到西岸,人们在建立学校、健康机构,与出版社等多方面,都积极地征求她的意见。她的著作已成为蒙受天启的标志,供后世热切地学习与研究。
第22-31章,审视怀爱伦作为观念之孕育者的角色。她有着非凡的能力,将人类的经验与他人的洞见,与清晰的先知性信息揉合在一起。在这种综合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一整套既忠实于圣书,又始终一致、独特而完整、圆融的思想体系。这完整的体系,结合了她关于教育、布道、组织机构、健康等方面丰富的贡献,而安息日会在这些方面均享有盛名。

善恶之争的主题

我们将考察,怀爱伦是如何运用某些调查与研究的原则,来探讨与传达真理的。在这方面,她所写的《善恶之争》(The Great Controversy)导言,深富教育意义:「过去标明教会改革进展的大事,乃是前代的史实,是为一班改正教人士所公认的;也是没有人能反驳的事实。本书限于篇幅,只得将历史作简略的叙述,将所有的事实尽量简缩,凡观览所需,以不妨碍正确了解为原则。时或遇有史家,已将一些事迹作简短概括的叙述,足供读者对其题目得到正确的概念;或有作者已将某些细节作了合适的总括,我就引用了他们的话;可是在所节录的话中,有一些并没有注明来源,因为我引用的话,并不是我作权威性的根据,只是因为这些话能有力地表达某一点意思。在叙述现时代进行宗教改革者的经历和见解时,我照样引用了他们出版的作品。」(《善恶之争》导言)
这个像磁铁一样,将这类材料吸在一起整合的综合原理,就是善恶之争的主题。怀爱伦视圣书为一个整体,又看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她清楚地阐释了有关上帝的品格、人的本性、罪的起源,以及上帝最终将如何处理这个叛逆的地球等基本问题。
怀爱伦关于善恶之争主题的理解,为安息日会发展神学与组织架构,提供了惊人的稳定与和谐。这个主题为她在那些棘手的问题上,提供个人的安慰与神学上的修正,建立了思想中心。而别的宗教团体往往就是在这些时候分裂的。
第四部分「怎样理解信使的信息」,包括第32-38章,所强调的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怀爱伦的信息。任何著作,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是圣书,都免不了「诠释学」(hermeneutics),即需要应用解释的原则,来帮助读者读懂作者。我们将审视一些解释原则,以帮助我们确定怀爱伦对当时的听众说的是什么意思,以及这同样的著作,对今天的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比方说,一条原则在我们今天应用她的劝勉时,要考虑时间、地点与环境。原则不变,但对一个原则的具体应用,可能会发生变化。
理解怀爱伦的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对上帝借着使者传达信息的方式,有更宽广的理解。在过往的岁月中,相信所默示的是言语本身的人,在看到圣书上的「错误」与「矛盾」时,会陷入矛盾之中。究竟是机械式或口授式的默示(这种看法认为先知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上帝告诉他(她)的),还是思想性默示(即认为上帝所默示的是先知,而不是词语),这样的困惑依然困扰着读怀爱伦作品的读者。我们要指出这种对默示与启示的误解,会对怀爱伦的作品造成疑惑,甚至招致不必要的批评。
同样重要的问题,是怀爱伦的著作与圣书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努力明白「默示程度」、「前进式启示」、「经卷权威」,以及「小光、大光」等术语。
第39-40章所讨论的,是怀爱伦是怎样写书的。我们要注意到她是如何对待文学编辑助手,以及她们在《喜乐的泉源》(Steps to Christ,又名《拾级就主》)、《历代愿望》(The Desire of Ages)与《善恶之争》的出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41-43章,是评估坊间对怀爱伦的批评。先知受到同时代之人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上帝与邪恶的斗争之中,站在最前列。圣书的先知们,在履行职责时,都不轻松。这个悲剧的事实让我们看到,一代人危害了他们的先知,而后一代则为他们竖立纪念碑。
当真理有损于个人的骄傲或倾向时,人会选择拒绝真理。而有些批评,就来自于这些人拒绝真理时所起的连带反应。这些拒绝的例子,可以在对耶稣、杰里迈亚、保罗与怀爱伦身上找到。
这几章并不准备回答每一个针对怀爱伦的批评或指控,但会关注几个普遍的类型。在评估了这些批评之后,读者就能在地上之器皿的人性一面,与器皿所装载之信息的权威之间,作出区别了。
第44章是对「关门」问题(「shut-door」 issue)的个案研究,这也是近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的一个主要问题。
 
怀爱伦经得起检验吗?
最后一部分,「信使永不过时」,我们要问:怀爱伦作为上帝在现代之信使的说法,经得起检验吗?她长达七十年的事工,是否能当得起神圣之信使的称号?我们会讨论怀爱伦是如何工作的,包括私下与公开的工作,回顾她的事工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亲密无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友相信,怀爱伦是上帝的信徒。为什么在她那个时代的复临信徒(Adventists),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什么在她去世之后,复临信徒仍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我们的最后一章,我们要问:怀爱伦与今天有多大的关联性?她死于1915年。她还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对一个被芯片化的地球村说话吗?需知在今天的世界上,网络遍及每个角落,信息只在点击之遥,科学似乎不断地在顷刻之间,就给世界的需要另一个解决的方式。今天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的确是大大地改变了,政治、经济情况也大不一样,但我们将注意到,怀爱伦的著作仍一针见血地对我们说话,与末世的关联性也与时俱增。


责任编辑:雅比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二)目录 [推 图]
-->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