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 现代真理 > 预言之灵 > 主的信使 >

(七)第四篇17-21节

来源:未知 编辑:王敬之 时间:2018-01-26
导读:我们邀请您与我们一起遍览圣经全貌、探求真理宝藏。愿那圣善的灵藉着生命的道,变化你我的人生。愿我们的额头都盖上,永生上帝的印,欢喜迎接基督的荣临。盖印人生从读经开始。

第四篇

复临运动的声音


 

17 组织、统一与制度的发展

「我们对未来无所畏惧,除非我们忘记了上帝指引的道路,和在过去给我们的教导。」1
 
怀爱伦的工作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兴起,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抛开一方去了解另外一方,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无法了解。怀爱伦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在思想与结构上来说,浑然一体,就像在盎格鲁撒克逊语与英语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一样。2
怀爱伦和怀雅各布是那些参加过米勒耳运动,而后来成为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的中心人物。怀雅各布是一位具有弹性的组织者,兼具一个成长中的运动领袖所需要的多种素质,难能可贵。在他身边,又有既肝胆相照又仗义执言的怀爱伦,以大胆异象鼓励着这成长中的「小群」。这对行政与先知组合的团队,在区区几十年内,率领着一小群新英格兰教友,一跃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宣教团体。尽管他们是这个世界性运动在人这一方面的核心,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赞誉、奖赏和俗世的享受。3
一方面,怀氏夫妇勇敢地指责社会秩序的罪恶;另一方面,他们还指引成千上万人把握福音所能在今生带来灵性、身体与社会的康复,这些都能在履行为主二次降临预备合用的百姓之神圣使命中得以实现。一方面远离世俗的习俗与成规,另一方面又献身于向世人宣讲上帝国度的原则,一个大型的国际性教育与医疗网络,受到大量的出版机构与国际宣教网的支持,从这两方面脱颖而出。4
在这种推动后面无可争议的力量自然是怀爱伦。她那促进团结、充满激励的「声音」,即使是在她1915年去世之后,也一直在提供亮光与动力。5但是,她和19世纪自称有预言恩赐的其它人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新运动的领导者。6她一直以来都只认为自己是上帝赐给复临运动的一名信使。
一方面,怀师母注视着《启示录》第14章中所发出的神圣使命,因这项使命,最终要将来自不同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背景的所有追求真理的人联合起来;另一方面,她又着眼于那使上帝末后邀请的福音变得真实可信的核心团体。她知道如果福音的原则不能在这些宣讲福音的生活中起作用,效果将会不足为道。对她来说,教会的头等大事就是反映基督的生命,惟如此,才能使基督的福音具有感召力、令人信服。7
 

组织与合一

身为上帝的使者,就意味着怀爱伦的眼光常常会比教会领袖们更加长远深邃,不仅仅是在神学的洞察力和其实际的应用上,也表现在她于合一与组织上的自始至终的主张。与其它相信千禧年的派别相比,比方说,与摩门教和耶和华见证人相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会,从米勒耳运动之后的不稳定,迅速转变成「总的来说稳定统一的组织」,是「相当显著」的。
对于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迅速发展的这一现象,有人将之归纳成得力于5个原因:(1)他们在「观念重构」之后,将自己和其它米勒耳复临运动之后的团体,以及与其它持千年论者分开;(2)他们「不仅宣讲基督复临,同时还宣讲复临的条件;」(3)「这些条件得到神圣默示的验证,这样,这个团体就在圣书之外,又获得了独立的默示源泉;」(4)他们「确立了专门的布道事工,从而为其它专项机构开辟了道路」;(5)而且他们逐渐提高了人们「对教育、饮食、医疗保健、宗教自由,以及安息日问题的关心程度,从而进一步在意识形态与组织建设上,推进了本教派的独特性。」8
如果没有怀爱伦和她的信息,单是这五方面是无法引发世界范围的宗教运动的。她给教会的信息影响深远。一方面,她论及了整个救赎大计;另一方面,又涉及市政、家庭,以及种族、健康与教育问题。突出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方面的指导都很有创造性,何时比照执行,何时就会有学校、医院、出版社、布道机构、禁酒和福利社团的兴盛发展。更为显著的是,这个女人一没有教会职务,二没有在她有着深刻见解之多个领域接受过任何正规训练,但她却把这些方面的关注组成统一组织的主要灵感。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不是从之前的教会危机中发展起来的。譬如在危机中,一位具有魅力的领袖临危受命,把原来的信徒带进一个新的组织,约翰•韦斯利和卫理公会就是这样的例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也不是因教义上的争议而兴起的,如多个路德宗(信义会)的兴起、或长老会的兴起一样。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诞生于带来深刻灵性复苏的米勒耳复临运动。因着新约圣书的中心主题—「有福的指望」(多2:13)的信仰而汇聚在一起的信徒,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这个团聚,这种「家庭」感,正是凝聚世界各地教会的公开的秘密。教会领袖与教友们相信,他们的运动是为耶稣的复临预备道路的(启14),拯救生灵,劝回倒退者,激发老少妇孺加入世界性的布道运动,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
在这些动力和属于世界「家庭」的观念背后,就是怀爱伦令人激奋人心的倡导和清晰的指引。她和她的丈夫早就知道,动机和团体需要结合、需要组织在一起。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最温暖的感情很快也会消失殆尽,成员关系也变得纠缠不清。在她的作品中,怀爱伦清楚地解释了个人的宗教和组织的宗教,正是我们所称之为「教会」的一体两面。9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缺乏组织而导致了很多不同的问题。自封的传道人宣传他们喜欢的东西;就算是「被任命」的传道人的旅行,也是没有工资没有旅费。这使得分散的信徒组织中逐渐起了分歧,但没有什么办法来制止这种分裂的倾向。10他们使用的教会财产,都归在个人名下;当有教友去世后,财产就会移到亲属手里,而有些亲属根本就不是教友。1853年,怀雅各布和怀爱伦就敦促建立教会组织,改善传道人「不合格」的现象,同时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可以拥有教产。
但是这个有关成立组织的号召,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对很多人来说,组织是「回到巴比伦」里去了。11反对组织的人,仍然能感受到有组织的教会拒绝米勒耳复临运动的那种切肤之痛。复临信徒不想用才享受了几年的宗教自由,去换取有组织之教会的冰冷外毯。组织对他们来说,是和福音的自由相抵触的。12
1853年,有「现今教会秩序之父」之称的怀雅各布,13在《评论与通讯》14上就组织问题写了五篇社论,正面的反响不大。但是怀爱伦的平静而坚定的劝诫,最终抓住了教会领导人的注意力,使他们看到了她丈夫号召成立组织的合理性与急迫性。15
领导者们开了很多次会议,讨论组织的必要性与组建方法。第一个考虑的问题就是给新的基督复临组织取名。1860年10月1日,最后选定一个名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6
当时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做到这一步了。既有了名字,领导者们发现,在1861年5月3日组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出版社协会,来得比组建教会要更容易一些。但是直到1861年10月4-5日,才有某些形式的地方教会联合组织,至少对战溪教会与新成立的密西根区会来说是这样。到1862年成立六个区会。一年之后的1863年5月20-23日,总会成立了。17

 

权力的集中

1892年正在酝酿计划,要将更大的权力集中在战溪领导人身上。12月19日,怀爱伦在澳洲给战溪的领导人写了一封15页的信息。她回顾了有组织的好处,「因为赐给我们在组织建设上的亮光……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指出了官僚机制的危险——那就是现行程序中出现的繁琐程序,并非因组织而起,而是对组织的滥用。她进一步指出:「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以及我们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目前的境地,我不能不说,赞美上帝!当我看到主所作的事时,心中充满惊异,坚信基督会领导我们。我们对未来无所畏惧,除非我们忘记了上帝指引的道路,和祂在过去给我们的教导。」18
怀爱伦来自澳洲的警告和建议被忽视了,这就为1901年召开的总会埋下了伏笔。1901年的教会结构重组,虽趋于激进而有爆炸性,但却是很实际的。在总会委员会和地方区分之间,化分联合会的地域,大大分散了过于集中的决策权。将总会委员会的成员,从少数几位扩大到25位,让每一位联合会主席成为当然的代表,就扩大了决策权的基础。制定了富裕之区会的资金向贫乏的区会分流的政策。部门式的组织如安息日学部,不仅可以设在总会一级,也设在联合会与区会一级。或许1901年最大的遗憾,是未能把以凯洛格医生为首的国际医疗布道士与慈善协会纳入教会组织,这个问题演变成到那时为止最为棘手的危机。
如果没有怀爱伦的劝诫和毅力,迫切需要的机构重组的工作,可能就无法完成。事件的发展说来具有相当的戏剧性。总会会长4月2日的开幕辞一结束,客居澳洲9年的怀师母立刻走到讲坛,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简单地描述了上帝在这些年的卓越引导之后,她告诉教会的领袖们:「你们若不按着上帝的秩序来理事,就无权理事…。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机构的重整。我们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开始,建立不同的原则,……需要有比两三位更多的人,来思考全盘的工作。要做的工作很多,没有哪一个人能安排好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根据上帝给我的亮光——至于如何达到这一点,我不能说什么——需要加强总会的决策层的力量…。必须改革、重建;必须加强有需要之委员会的力量。」19
人们立刻对她的话做出了反应,但在商议时出现了僵局。怀爱伦会考察所涉及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转过来,代表们会加上新的见解,并一致表决通过,继续推进。在3个星期内,除了总会的医疗工作还没有到位,令人叫绝的重组工作便顺利完成。20
那些将怀师母在会议开始之公正的指导与重建后的组织相比较的人,可以充分感受到在世界各处,差不多是立即能感受到的活力与优势,这些都是因为主的信使。这些改变复杂、触及根本,而影响深远;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新奇和未经检验的。对一个从来没有研究过教会结构、又从未在教会高层任职的人来说,她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会体系方面的贡献,令人称奇。
L.H.克里斯蒂曾长期在总会担任职务,他写道:「很多人问,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世界教会组织是会众型的、是长老会式的、或是主教式的问题……本会组织虽与其它教会有相似之处,其实是不同的,是一个独特的机体。这是上帝借着预言之灵引导的、复临信息之富于创造性思想的结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一个有使命的教会,主赐给她一个适合这个使命的身体。」21
 
离开战溪
怀爱伦把1855年她从纽约的罗契斯特搬到了密西根的战溪的事,比作「上帝开始转向被掳的人。」22很快伴随着出版社的成长,健康改革协会成立了,最后战溪学院也建立了。三个机构的建立,大体上得力于怀师母的异象和怀雅各布卓越的组织才能。23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运作这些机构需求的增长,与复临信徒大量集中的相关问题,便一一出现了。随着世界范围的顺利发展,人性中的嫉妒、流言和安逸都接踵而至。很多教友来自新英格兰的贫穷小区,想把孩子送入教会学校就读;于是有关早期学校规定的争执,也引起了不安的局面。这么多年,怀师母针对战溪教会教友之属灵状况的衰退,写了很多也讲过很多。
真可谓祸不单行,1902年巨大的灾难袭来。2月18日,国际著名的战溪疗养院毁于一场大火中。12月30日晚上,《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也在大火中毁于一旦。
在1903年4月3日召开的全球总会上,出现了一项不受代表们欢迎的提议:「要将总会办公处或总部,从密西根的战溪搬到某适于在大西洋沿岸工作的地方。」怀爱伦站起来说:「一些人似乎认为当他们到达战溪的时候,他们就离天堂更近了。在战溪他们就不会有很多诱惑。」他们没有意识到「在战溪……也是敌人攻击最猛烈的地方。」24
她提醒教会的领袖们,上帝已经警告他们很多年了「要搬出战溪。」她回顾了她给两个年轻教育工作者梅根和萨瑟兰(P.T.Magan and E.A.Sutherland)的回答,他们两位就战溪学院的未来寻求指导:「将学校搬出战溪,尽量去做。」她说搬迁是「成功的」。
然而她说起了出版社的未来:「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战溪再建立一个《评论与通讯》的办公室。
但是她还没有结束自己的话语,她把教会领袖也包括在内:「总会的办公室和出版社的工作,都应该从战溪转移出去。我不知道要迁到哪里,或是大西洋的海岸或其它地方。」
她在这次会议上指引的方向,毫无疑问地结束了人们的怀疑。寻找委员会成立了,开始在康乃狄克到新泽西州一带找地方,希望在纽约城附近找到地方。
随后怀爱伦给总会的主席写信,为他的迫切要求作出自己的回答。从她领受之上帝的亮光来看,她不赞成纽约,却倾向于华盛顿特别行政区,似有特别优势。同样的原则仍然起作用:上帝不会将人类决定权的任务收回。在上帝尽祂的本分时,人也必须尽自己当尽的本分。上帝赐给他们足够的亮光,好得出正确的选择;当人求问时,上帝总会提供给人做出正确选择的智慧和行动的力量。当人们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上帝就用特殊的方式来认可这些决定。
这对教会的领导人来说,不是一个容易的时期。出版社的委托人面临着打一场官司。出版社的雇员和其它教友,已把资金大量投在战溪房地产上,现在担心他们会蒙受经济上的损失。
总会的主席A.G.丹尼尔斯1903年7月写道:「我们正处在可怕的境地。上帝必须帮助我们。我们很无助……在我一生中,从未如此清楚地意识到教会对预言之灵的需要,预言之灵对教会的价值。撒但正倾其全力,极尽神迹奇事与谎言之能,大行其道。而且只有上帝才能成功地破除他的诡计。我们这些接受着崇高而神圣职责的人,需要上帝指引着我们,我们需要听到祂的声音。」25
经过初步的调查研究后,教会的领导们对位于华盛顿北边的塔克玛公园(Takoma Park)很满意,这里应该成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和总会总部的新家。怀爱伦随后就写了一封信:「主已清楚地将此事指示我。原来在战溪进行的出版工作,现在要在华盛顿附近进行。过了一段时间主若吩咐从华盛顿搬走,我们就要迁走。」26
丹尼尔斯在这个时候写道:「只有那些经历过这个艰难过程的人们,才会感激上帝认可的信息带给我们的轻松。」27
 

反对机构合并

对很多商界人士来说,「合并」就意味着成本的节省和效率的提高。但是很多经商的人都发现,更大不一定就更好。大型的国际公司都沮丧地发现,自己出现了经济损失,合并也意味着,因权力集中而造成的低效及失去与潜在的顾客接触的机会。
在教会里呼吁合一,应当从教会的目标来考虑。决定权绝对不能远离执行决策并承担后果的人们。正如历史业已表明的,目标的一致,并不意味着少数人要决定一切。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从自身发展的亲身经历中已经学到,不受制约之权力的过度集中,是对合一的曲解,因它会造成「君王式的权力」、以及制约教会机构本身的不良错误。早期的复临信徒很担心在教会组织内出现「巴比伦式」的权力,有意使各个机构彼此分开并不隶属于总会。例如,在1880年代后期,成立于1860年代的健康机构,已经成长为一个有27个疗养院的机构链——都接受国际医疗布道和慈善协会的行政管理。在20世纪初期,很多教会其它的完整部门,例如国际安息日学协会、国际宗教自由协会,和国际宣教协会,都是受与总会不相关联的董事会管理的。
这种集权的分散是好是坏呢?当教会不同的部门花费不必要的资金来开展他们的工作,用来和别的部门竞争的时候是不好的。但也不是没有优势,每个机构可以不受另一个高于他们的决策层的影响而达成自己的目标,以免减缓进程、或导致了解情况的人所制定的计划受挫。
 
但每个主要协会和部门,都存在着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这些机构的总部大多设在战溪,后来有一些把总部设在费城和纽约。决定权通常都在这些总部,这样地方区会与教会就鲜有自决的自由,以满足他们的直接需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的问题,在于快速的增长与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的领袖,缺乏处理多样性变化的能力,这种多样性既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方式上。用「君主式的权力」和迟缓的决策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28
在此期间,怀爱伦拉响了有关最高决策层在战溪合并的警报。当出版社的领导们,计划将太平洋出版协会和《评论与通讯》出版协会,还有其它一些未来的出版社合并的时候,她就更有理由拉响警报了。29
怀爱伦清晰地反对出版社、医疗协会和教育协会之合并的声音,实出于1896年所阐明的原则,那就「合并计划的每一点都表明,有人在追求掌握令牌并控制别人的思想。」30针对把教会工作合并在一起,交由少数几个人管理的情况,她写道:「在这方面人们已犯下了错误,这样个人和个人责任心受到了压抑和削弱。」31她进一步预见到在整合之后出笼的政策与方案,有四处扩散的危险:「当这么大的权力放在少数人手中时,撒但就竭尽所能地侵蚀人的判断力,巧妙地引进错误的行动原则和错误的策略。这样他就不仅能腐蚀一个机构,而且能通过这个机构控制其它的机构,为远方的工作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32
怀爱伦的劝诫最后平息了合并的涌动。出版社和学校都保留了他们自己的董事会。33只有医疗工作拒绝了怀爱伦的劝告,这最终导致了战溪疗养院从宗教中脱离出来。341901年召开的总会代表大会,对教会结构的重组所进行的激进革新,使得决定权更加分散了;现在世界各地的联合会就可自行作很多决定,而无需等待战溪的同意了。
 

隐去复临信徒身分的危险

怀爱伦在1890年的11月4日的萨拉曼卡异象(Salamanca vision)35,以及几周之后见到的数个异象的中心题旨,对安息日会所传讲的独特真理避而不谈的危险性,特别是在本会的刊物上。直接引起怀爱伦警觉的一件事,就是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宣称「如果《美国哨兵》( The American Sentinel)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字样从专栏中去除,不提安息日,社会上一些大人物就会出资捐助……这个策略是连续性错误的第一步。」36
正如乌利亚•史密斯记录的,怀爱伦在1891年5月7日密西根的战溪总会代表大会上谈到的:「把我们的独特信仰掩盖起来,放到人所不见的后院去,认为这样做就会消除偏见的危险性。如果上帝委托给我们一个特殊的信息,正如我们所相信的那样,那么这道信息就必须走向世界,不管遇到什么风俗或者偏见,既不必担惊受怕,也不必八面讨好……这个演讲很及时,而且给会众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37
国家宗教自由协会(不是总会的下属)所提出的观点似乎有些道理:(1)宗教自由是第三位天使信息的主要部分;(2)当前的宗教自由问题打开了许多门户;(3)这些原则如果不和安息日以及基督复临的教义相联系,可能会有更广泛更有利的响应;(4)如果《哨兵》的政策不改变的话,另外一个刊物将会建立起来扩展他们的兴趣。38
当怀爱伦在星期天早上,对他们在星期六晚上的讨论作出响应之后,协会的领袖们,包括A.F.巴伦杰(A.F.Ballenger)都承认了他们思考的错误。那个星期日见证了一个大的逆转,几个小时之前的表决转向了。39
然而那些热衷于非宗派性的宗教自由杂志的人,最终还是如愿了。在「寻找一种『较大范围的影响』的时候,《哨兵》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发行量和最后的生命,它于1904年停止了发行。」40
但是对宗教周刊的需要仍然存在,需要一个主要报导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之信息的杂志。1906年,《哨兵》更名为《自由》。但是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哨兵》的编辑哲学最终影响了新的《自由》期刊。到了1950年代,《自由》的编辑一直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工作,「只有一项基本的教导,那就是心灵的自由……在主题与内容上,均没有宗派色彩。」41
随着1959年对刊物编辑的更换,怀爱伦在1891年倡导的原则,再次成为教会宗教自由期刊的主旋律。神圣的劝勉智慧与新主编们的勇气,为1959年的16万份定户,增加到两个月内就有差不多50万读者的事实所证明。「萨拉曼卡的异象现在成为了编辑方针的先导了。」42

 

教育和医疗机构的建立

健康改良社。密西根的战溪健康改良社(Health Reform Institute)是安息日会第一个健康机构,也是对怀爱伦从她领受的亮光传达出来的直接响应。1865年12月25日,在报告纽约罗契斯特异象以及其它一些健康原则与劝诫时,怀爱伦提出了健康机构的两个目标:(1)为了那些需要帮助,但又在「普通的水治疗法」中找不到医治办法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病患;(2)作为「将我们的道理带到很多普通方法无法触及的人面前的一种手段。」43
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一个医疗机构,从人类的眼光来看令人畏缩不前,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密西根总会的主席J.N.拉夫伯勒将委员会的领导人都聚在一起说:「我们承诺开办这项事工,照证言中所说的去做,尽管它对我们来说是个千斤重担。44
4个月后,《评论与通讯》的编辑乌利亚•史密斯描述了这段艰难的起步:「我们只回头看看,……4个月而已,现在我们看到有了大的场地,房子也盖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实际上已经开始运转了。迄今为止,本会所从事的项目中,没有一样比这个项目更能清楚地显明上帝的圣手的指引。」45
其它的医疗协会将他们的存在,归功于怀爱伦异象中的洞察力、鼓舞和个人牺牲。1902年她写信给总会的主席:「上帝总是在暗示我,南卡罗莱纳州是我们必须建立医疗机构的地方……疗养院必须建立在这个州。」几天后她说:「这几个月上帝指示我们,祂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土地和用于开展工作的用具,而且花费不多。」46
乐园谷疗养院(Paradise Valley Sanitarium)。怀爱伦于1904年从银行取出了两千美元,而且还鼓励约瑟夫格特也捐献两千美元,这样乐园谷疗养院的资金就可以去借了——除了一些大会领导人不情愿——资金总共花去了两万五千美元。47
格雷代尔疗养院(Glendale Sanitarium)。乐园谷疗养院刚刚稳定下来,怀师母就催促领导人为「洛杉矶附近」的一个疗养院筹备资金。她在洛杉矶市郊开始寻找,最后在格兰代尔找到了一个很理想的价值六万美元的房产,仅以一万两千五百美元的价格就买了下来。48
罗马林达疗养院(Loma Linda Sanitarium)教会的领导人都认为,他们尽力将乐园谷和格兰达尔疗养院推向正轨,就充分完成了上帝委派的任务,但是怀爱伦还没有因此结束。她教导他们说红河岸是上帝指示的建立下一个疗养院的地点——而且很快就要建好。她告诉大会的领导人「如果他们愿意就去找它吧。」49
当罗马林达度假旅馆的介绍情况摆在爱伦面前的时候,她正在华盛顿参加1905年的全球总会,她回答说这个地方和异象中描述的很吻合,但是资金相当紧,当地区会已是债台高筑,不过怀爱伦还是催促把这地方买下来,因为时不可失,时间因素很重要。怀师母给忠诚的约翰伯顿发了一封电报:「把地产拿下来!」后来花了几个月寻找必要的资金以完成购买,以及罗马林达教育中心的迅速发展,令人惊讶、感恩不已。卖主投入了十五万多美元,最后以三万八千美元成交。如果没有来自艾尔蒙斯庄园(Elmshaven)之上帝使者的指引,就不会有今天的罗马林达大学。50
阿旺代尔大学。1890年代,由不到一千人的教友,在澳洲发生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时所建立起来的阿旺代尔学院,是另一个遵循上帝信使指导的令人称奇的成功例子。在怀爱伦抵达澳洲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在她的催促下,教会领导人于1891年12月表决:「加快速度在澳洲建立一个学校是我们的责任。」51
1893年,筹备委员会在距离雪梨北部75英里的地方选了一块一千四百英亩的地。虽然这块地很便宜,但是教会的领导人都感觉他们没办法支撑这个农场,这个想法也得到州农业部门的认可。当其它人都犹豫不决的时候,怀爱伦不为所动。为了显示出对上帝领导的信心,她借了五千美元,用于购买建筑需要的材料。
很多年了,阿旺代尔学院一直被认为比其它教会学院更接近怀爱伦提出的教育蓝图。它成了展示半工半读的好处,校办产业能给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增加资金运转的示范学校;既有利于学生、学校,也有利于由学生负责的社会福利项目;半工半读,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练,就相应减少了对广泛运动项目的需要;它的好处还体现在对有望成为教会工人的年轻人之长期投资上。但最为重要的,是学校成为怀爱伦对实用型教育劝勉的最好证明。
阿旺代尔学院在时间上,虽建在美国一些学院之后,但实际上却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育真的开始。它的发展,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到美国学院之传统教育智慧的影响。1897年,怀爱伦说阿旺代尔学院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学校,无论是在教会之外,还是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之内。」52
 

尾注

1.《怀爱伦传略》第 196页。
2.「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她对安息日复临信徒发挥了最有力的个人影响。」《美国传记字典》(Dictionary of American Biography)卷二十,第99页。「怀师母被公认为是这场运动的启迪者。……她的观点建立了复临教会全球范围的医疗、教育和布道工作。」哈特泽尔•斯宾思(Hartzell Spence)「美国宗教故事」22章(1958年6月24日)第79页。
3.在1919年圣书会议中,总会长老 A. G.丹尼尔斯回顾自己如何教导年轻人,有关怀爱伦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思想和架构的关系:「我要从这场运动的兴起开始讲。当时有恩赐给这个人;在恩赐给她的同时,发动了这三重信息的运动。它们在同一年一起产生。该恩赐在这场运动的发展中,稳定有力地发挥作用。两者密不可分。有关这个运动各阶段的指示,均通过这个恩赐而来,清清楚楚地达70年之久。」「在我们教导圣书和历史时对预言之灵的运用」《光谱》(Spectrum)卷十,第1编,第29页。
4.见凡第威尔《美国的复临运动》(VandeVere,Adventism in America)第66、67页。
5.「自从她(1915])逝世之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面临对每一个问题时,都不断求助于怀爱伦的思想和立场。……因此在每次讨论中,她的主张都被认可或采纳。直到今天,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传道人和平信徒,都大量阅读、引用和讨论她的著作,超过约翰•韦斯利的著作对卫理公会的影响,也许超过马丁路德的著作对各路德教派中的影响。」罗伊•格雷厄姆《怀爱伦——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创始人之一》(Roy Graham,Ellen G.White,Co-founder of th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纽约:彼得朗,1985年)第1页。
6.摩门教徒约瑟•史密斯,基督教科学家马利贝克艾迪等,见本书第3章。
7「门徒所宣传的福音不是一种没有生气的理论,而是一种改变人生的活力。借着上帝的恩典,人可以具有基督化的品格,可以因祂大爱的应许而喜乐。……当我们在自己身上表显上帝能力的运行时,我们就是在为祂作见证了。……上帝希望我们以个人的特色,向祂献上赞美。这些宝贵的见证,就是颂赞上帝恩典荣耀的见证,再加上基督化的生活,就有一种无可抵御的能力,足以拯救生灵。」《服务真诠》第99、100页;见470页;另见《历代愿望》第826页。
8.乔纳单•巴特勒,「建立新秩序」,在《大失望》第 199、200页。
9.「在目前整个阶段,借着怀师母赐给教会的证言,时常非常明确地解决了在群众和运动中动荡的状态。若没有圣灵的这种恩赐,弟兄情谊的纽带不足以将这场运动联合在一起。这已一再得到证明。. . . .我们现在知道,早期的安息日复临信徒,在没有教会组织和教会权威的时候,怀爱伦的预言之灵和信徒对她神圣使命的信念,成了这批人唯一的约束力量,忠心之人的凝聚点,和问题的最终裁决。然而她作见证时是多么谦卑,多么虔诚,多么痛心疾首!没有其它机构在洁净的过程中会如此团结。结果就有了一个相对纯洁、有纪律、有方向的核心团体。后代的人应该为此而感恩。」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一,第293页。
10. 这些错误包括为耶稣再来设定时间,完人主义(完全成圣并且再不会犯罪),属灵相交(违背第七条诫命),圣徒在耶稣复临之前回到古耶路撒冷等。见怀雅各布《评论与通讯》特刊,1851年7月21日,1851年11月25日;怀爱伦《早期著作》第101页,《怀爱伦传》卷一,第216、217页。
11.乔治•斯托尔斯(George Storrs)在1844年写道:「要注意别试图建立另一个教会。人不可组织任何教会。一旦组织起来,它就会成为巴比伦。」《半夜呼声》1844年2月15日,戴维阿瑟「复临运动」,在高斯塔德《复临运动的兴起》168页引用。
12.戈弗雷T安德森「1846-1864年宗派主义和机构」,见兰德《美国的复临运动》第36、46、 47页;乔纳单•巴特勒(Jonathan Butler)「复临运动和美国的经验」,见高斯塔德《复临运动的兴起》177、179页。
13.《属灵恩赐的果子》第119页。
14.《评论与通讯》1853年11月6、13、20和 27页。
15.在1852年九月,怀爱伦见了一个异象,于是写下来在1853年末发表,其中说:「主指示我说,我们一直过于害怕和疏忽福音的秩序。我们固然应当避免形式主义,但在这样作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疏忽秩序。……许多生活不圣洁,没有资格教导现代真理的人,常在他们没有得到教会或一般弟兄承认之前,就擅自进入传道园地,其结果就是混乱和不团结。……这些由自己所派出去的传道人是圣工的祸害。……我看到仇敌所借以偷进羊圈进行搅扰的这一扇门,是可以关闭起来的。我问那天使这门怎样才可以关闭,他说:『教会必须逃到上帝的圣言上去,把福音的秩序建立起来,这是教会过去所疏忽而没有注意到的。』为要使教会在信仰上完全一致起见,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早期著作》第97-100页。「随着我们人数的增多,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某种组织的形式,就会出现很大的混乱,圣工也无法成功地推进。所以为供养传道人员,在新的地区开展工作,防止不相配的人进入教会或传道的队伍,保管教会财产,出版真理书刊以及其它许多目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6页;见《证言》卷一,第210-216页。
在整个会议期间,怀爱伦留在幕后。但当教会的名称选定之后,她立即表示以下赞同的意见:「我们所能取的名称,必须是适合于我们的立场,能表明我们的信仰,及显出我们是一种特别的子民。「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个名字,对于改正教的人,乃是一种浩然长存的斥责。……「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个名称,把我们信仰的真情本色表现在人前,使那些求问真道的人凛然感悟。这名称也像主箭筒中的一枝利箭,要扎伤那干犯上帝律法之人的心,引他们悔改归向上帝,并信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证言》卷一,第223、224页。还有一个考虑的名称是「上帝的教会」。见丹姆斯提格,《根基》(Damsteegt,Foundations)第254、255页。
17.戈弗雷•T•安德森(Godfrey T.Anderson),「为我们取名」,《复临传统》(Adventist Heritag),1974年7月,第28-34页,C默文•马思威,《普世宣告》第125-146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一,第 291-311页;施瓦茨,《擎光者》第86-103页;《怀爱伦传》卷一,第420-431,445-461页;SDAE卷十,第880、1046页。
18.《怀爱伦传略》第 196页。
19.《总会公报》1901年5月3日,第23-26页。
20. 马思威,《普世宣告》(Tell the World)第 254-258页; R.W.施瓦茨,《擎光者》第267-281页;R.W.施瓦茨「1886-1905年成长的危机」,引自兰特《美国的复临运动》第128、129页;A. W. 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三;(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62年)第19-46页;《怀爱伦传》卷五,第70-96页。
21.《属灵恩赐的果子》第125页。
22.《怀爱伦传略》第 159面页。
23.见本书第5章。
24.《评论与通讯》1903年4月14日第17页。
25. A. G.丹尼尔斯致怀爱伦,1903年3月6日,《怀爱伦传》卷五,第275、276页引用。
26.《怀爱伦信函》1903年140页,丹尼尔斯《常在的恩赐》,第349页引用。
27. 同上。关于背景,详见 A.G.丹尼尔斯《常在的恩赐》第 343-352页;施瓦茨,《擎光者》第299-313页;施瓦茨「1886-1905年成长的危机」,引自兰德《美国的复临运动》第131-133页;A.W.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三,第66-81页;《怀爱伦传》卷五,第271-279页。
28.《证言》卷八,第233页;施瓦茨「1886-1905年成长的危机」,引自兰德《美国的复临运动》第123-125页。
29.「尽管人们不断地劝勉那些叛逆的人,但是他们继续图谋集中权力,为了将许多人的利益福惠放在一个掌控之下。这项工作最早始于《评论与通讯》的办公室。当时在有些事情上摇摆不定,然后就蔓延到其它事情之上,凡是宣讲将出版工作统一在战溪的掌控之下的人,都是我们圣工的敌人。」《证言》卷八,第216、217 页。
30.《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291页。
31.《论出版工作》第157页。
32.《证言》卷七,第 173页;《证言》卷八,第217、218页;《论出版工作》第131-158页;施瓦茨,《擎光者》第272页;《怀爱伦传》卷三,第449-452页。
33.1870年代中期,怀爱伦曾蒙指示:太平洋海岸的出版社应「始终与其它机构分开,不要由其它机构控制。」《怀爱伦信函》1896,81号,《论出版工作》(The Publishing Ministry)第141页引用。
34.见本书第18章关于战溪疗养院的危机。
35.见本书第14、17章。
36.《怀爱伦文稿》1890年29a号,《怀爱伦传》卷三,第469页引用。
37.《评论与通讯》1891年3月10日第160页。
38.《怀爱伦传略》第 312、313页。
39. A•T•罗宾逊(A•T•Robinson)报导说:「那些拥有钢铁般意志,在那晚显示出不屈服之精神的人,最终流泪和声音嘶哑地认罪。丹锺斯长老说:『怀姊妹,我以为自己是对的,现在我明白自己是错了。』」《怀爱伦传》卷三,第 482页。
40.罗兰•R•黑格斯塔(Roland R.Hegstad),「自由学习了功课」,《复临评阅》1986年5月15日。
41.同上。
42.同上。目前自由政策反映了怀爱伦关于本会出版物的勉言:复临信徒并没有信息「需要人卑躬屈膝地宣扬。他们不要试图去掩盖、去隐藏它的起源和目的。. . . . 我们不要贬损那些将我们与世界分开、使我们成为特殊子民的真理。 . . . 我们要向世界宣告真理,不是以乏味和没精打彩的方式,而是靠圣灵的明证和上帝的大能。」《怀爱伦传略》第 329页。
43.《证言》卷一,第485-495页。
44.「过去的概述」第133页,《太平洋联合记录》(Pacific Union Recorder),1913年1月2日,多尔斯•尤金•罗宾逊,《我们健康信息的故事》(Dores Eugene Robinson,The Story of Our Health Message)(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南方出版社1965年)第150页引用。
45.《评论与通讯》1866年9月11日,第116页。
46.《怀爱伦信函》1902年138、153号,罗宾逊《健康信息》第335页引用。
47.罗宾逊,《健康信息》,第 337-339页;施瓦茨,《擎光者》第 314、315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二,第 145-167页;《怀爱伦传》卷五,第361-371页。
48.罗宾逊,《健康信息》,第 340、341页;施瓦茨,《擎光者》第 315、316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2,第 145-167页;《怀爱伦传》卷五,第372-376页; SDAE,卷10,第613页。
49.《怀爱伦传》卷六,第 11页。
50.罗宾逊,《健康信息》第 343-402页;施瓦茨,《擎光者》第 316、317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3,第 145-167页;《怀爱伦传》卷六,第11-32页。
51.《怀爱伦传》卷四,第24、25页。
52.施瓦茨,《擎光者》第 202、203页;《怀爱伦传》卷四,第24、25; 146-161;287-322页。
 
 

学习思考题

1.历史为什么会有许多重要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抵制教会组织的组建?
2.1901年之前教会的什么状况,促使怀爱伦倡导复临教会在世界宣教事工中作出大的重组?
3.怀爱伦为何强调出版社与总会从战溪搬出去?
4.在本世纪初,合并教会机构有何不利的因素?
5.1891年,全国宗教自由协会就出版策略之争议的实质是什么问题?
6.怀爱伦对关于机构合并的教导,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有没有什么情况使合并更为有利呢?
7.回顾怀爱伦对建立医疗机构的贡献,试说明若没有怀爱伦之戏剧性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这些机构今天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

 

18 神学危机

"上帝赐给我亮光去纠正似是而非的错误,并明确指出什么是真理。」1
 
从该隐和埃布尔以来的历史,正如怀爱伦智慧地指出过,撒但「为欺骗和愚弄人们,用赝品来代替真理」2,不可谓不成功。每一个改革运动都经历过这一现象。使徒保罗不得不全力对付他那个年代诡计多端的冒牌货。3在新教徒改革中,假冒的宗教运动和神学一直折磨着马丁路德,正如两个世纪后约翰•韦斯利所经历的一样。赝品的性质规定了必须对它作出立即的响应。如果不予回击,真理就会有触礁之虞,直到有清晰的声音响起,揭露其错误。
而这正是怀爱伦从服事生涯的开始到今天,通过她的著作所起的作用。回顾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狂热主义和冒牌真理,我们就会被提醒,这些错误还会反复地出现,直到世界的末了。4

 

18401850年代的赝品

1845年,在嫁给怀雅各布之前,爱伦•哈门和其它人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遇到一群看上去完全在主里的人。不过她很快得知,他们「自称已达到完全的成圣,并声称他们已经不可能再犯罪了。」领头的告诉她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相信,无论我们求什么都会得着。」这种思想使人相信:「成圣者的思想与愿望都是正当的,而且永远不存在将他们带入犯罪的危险。」在很多情形下,这种思想导致了自由的爱,产生了最坏的后果。5
「不工作」的群体在今天看来很奇怪,当时却吸引了很多追随者,尤其是那些关心领导人所需的人!首先在缅因州的巴黎,然后在麻萨诸塞州的伦道夫(Randolph),爱伦•哈门不得不提出批评,提醒人们,「理性与判断」不可以让位于感觉与印象:「上帝定意祂所创造的人类都应该工作,因为他们的幸福就取决于此。」6
假冒的谦卑伴随着缅因州一些狂暴的激动,给1846年前早期的基督复临信徒带来了不好的名声。年轻的爱伦说:一些人似乎认为,宗教总是伴随着强烈的刺激和噪音。他们以激怒非信徒的方式说话……如果遭遇了迫害,就感到高兴……一些人为表白自己很谦卑,竟提倡像孩子一样在地板上爬,以此为谦卑的证据……我明白的告诉他们……上帝在祂的子民中所要的谦卑,是要以像基督的生活展示的,而不是在地板上爬。」7
频繁地为主的复临设定时间,对那些沉缅于其中并且拒绝怀爱伦忠告的人,成了一种属灵的灾难。她写道:「有人常为主复临定出不同的日期,并勉强叫弟兄们接受。但主指示我,这些日期都要过去,因为基督复临之前必定先有大艰难的时期;并且每次规定一个日期,而当这日期过去之后,就要削弱上帝子民的信心。为了这事,我被控告为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的恶仆(太24:48)。」8
1851年7月21日《评论与通讯》的封底,怀爱伦报导了她在6月21日见到的一个异象:「主指示我,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必须传出去,传给主分散在各地的儿女,而且不应围绕着时间问题,因为时间不再是一个检验的因素了。我看见因讲论时间问题而出现了虚假的兴奋,其实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比时间问题更为有力。」
 

因信称义-1888

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Minneapolis)召开的著名的1888年全球总会之后的8年,怀爱伦总结了涉及到她与瓦格勒(E.J.Waggoner)和锺斯(A.T.Jones)在那个时代提出之信息的至关重要的神学问题。在给战溪教会成员的率直证言中,她写信说:之所以还有很多人仍然轻视第三位天使的核心信息,是因为他们「恨那光。」
在这个以及其它证言中,怀师母高度肯定了瓦格勒和锺斯传讲的信息,说「主本着祂的大怜悯,……给祂的子民送来了一道极宝贵的信息。」怀爱伦简洁地总结了这宝贵的信息」:「这个信息提出了借着相信那位中保而称义。它邀请人们接受基督的义。这义表现在遵守上帝的全部诫命上。许多人已经看不见耶稣了,他们需要让自己的眼睛注视这位神圣之主,祂的功劳和祂对人类不变的爱。所有的权柄都交在祂手里了,所以祂能厚赐百般恩赐给众人,将祂自己的义之无价恩赐给予无助的人类。这乃是上帝吩咐要传给世人的信息,这就是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应该大声传扬出来,同时伴随着祂圣灵的沛降」
「祂恩典之福音的信息,要以清楚而且明确的语言传给教会,好使世人不会再说安息日复临信徒只讲律法、律法,而不教导或相信基督。……」
「这就是那必须传遍世界各地的见证。它既传律法也传福音,将两者结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些[上帝的儿女]并不只是名义上相信,只有真理的理论和律法主义的宗教。他们有一个宗旨,好使他们领受上帝最丰富的恩赐。。」
怀爱伦用形像的语言结束她有力的证言:「我没有平安的信息传给那些长期作假路标、指错路的人。你若拒绝基督所委派的使者,就是拒绝基督。」9
什么是战溪一般性的问题呢?虽然为心爱的事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教会那些坚定而不辞劳苦的领导人,一般来说,还不完全理解什么是福音!她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继续轻视「基督的血称义和藉圣灵洁净的能力成圣的荣耀恩典,」他们就会希望渺茫。10
如果没有怀爱伦,锺斯和瓦格勒的信息将会被挤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1888年总会之后的历史,将会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历史截然不同。那次总会是她长期紧张的服事生涯中最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在我们中间所出现过的最艰难也最不可思议的争战。」11
「在总部被冷落」,怀师母和瓦格勒、锺斯一起,向北美教会,先从移动的帐篷大会,后来到各机构中心,展示了因信称义的令人振奋的全面理解。在渥太华、堪萨斯州和南兰开斯特州以及麻萨诸塞州的经历,和她在这些地方所传讲的信息,尤其值得我们纪念,直到今天都仍有教育意义。12
那么主要的焦点和主要的问题又有哪些呢?焦点是神学方面的,而问题却出在态度上。1890年在战溪的传道协会会议上,怀爱伦在1890年第36号手稿里,总结了此时的视觉焦点。在这个档案中,怀爱伦自如地以椭圆性的真理在深刻的神学之水潜游。13
为了强调一个基本的福音原则,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如果我们接受基督为我们的救赎主,我们也必须接受祂为我们的统治者。」只有当我们「承认祂是我们的王,并顺服祂的诫命时」,才谈得上所谓的基督徒的确据。有了这样的委身,我们才有「信心的真实指环,因为这是有功效的信心。」
她清楚地论述了在当代宗教世界里基督福音原则方面的弱点:「一部分人谬讲因信称义的教义,而忽略了上帝的圣言中与之相应的条件──「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另一些人自称相信并遵守上帝的诫命,但把自己置于从十字架上反照出来的宝贵真光的反面,这光对他们来说是新的。第一类人看不见上帝律法中给行道者的奇妙,另一类人却在一些细小问题上吹毛求疵,忽略了那更重要的事—上帝的怜悯与慈爱……」
「一方面,宗教界一般将律法与福音分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所做的也与他们差不多,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我们未能把基督的公义和上帝救赎的完全意思,高举在世人面前。我们把基督和祂无限的爱跳过去了,带之以理论、推理,宣讲辩论性的讲道。」14
1888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全面地理解使徒约翰的话中所表明的福音真理,上帝末世的子民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12)15
正统的复临信徒很了解上帝的诫令,尤其是在守安息日的诫命上。但是,正如基督教历史常常发生的情形一样,正确的思想并非总有清楚的对基督委身的信心相随,而惟有基督能救人脱离罪疚感与罪的权势。一般来说,复临信徒热衷于宣讲被忽略之上帝的律法,倾向于把基督留在律法之外。许多人宣讲没有基督在内的讲道,结果就误传有了「耶稣真道」(启14:12)的意思。」16
问题的部分原因,还在于因为复临信徒在一般的宗教世界中,看到了唯信仰论的危险(指信仰只是头脑里同意就足够了,而把顺从律法视为律法主义,或靠行为得救)。17似是而非的称义与成圣的概念,充斥着各个教派。很多复临信徒认为锺斯和瓦格勒象征着门板上的一条裂缝,必走向这些普遍的错误。
然而怀爱伦超越了争议双方的担忧,清楚地说明福音是律法(包括第七日的安息日)和恩典,饶恕与能力、赦罪与洁净的结合。她将神学的争论从传统的「非此即彼的僵局」,移到「两者兼而有之的层面」(律法与恩典两个方面等)。她把这个极其符合《圣书》的理解置于启示录第14章的三位天使的信息中。通过强调复临信徒所恢复的「永远的福音」(启14:6),她澄清了安息日会的明确信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想,数个世纪来造成了宗教世界的分裂,这种思想亦造成复临信徒的对立,怀爱伦的这个深刻的联合,是她对1888年在因信称义问题引发的危机时之杰出贡献。不仅如此,她的信息清楚地表明:「这个宝贵的信息」不是仅对16世纪马丁路德所强调之「因信称义」的恢复,也不是藉鉴19世纪卫理公会的调子,如同汉纳•史密斯(Hannah Whitall Smith)所着《幸福生活的基督徒秘密》(The Christian’s Secret of a Happy Life)所代表的那样。
瓦格勒和锺斯的陈述对怀爱伦是新的亮光吗?不是。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她1888年之前的信息得出这样的结论。18她在很多场合下都说过,这些伟大的真理已通过「上帝的圣灵,不可磨灭地印入我的脑海里」,而且「曾在证言里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讲述。」19
但是她看到这「宝贵的信息」的某些方面清新、激进,正是她称之为「第三天使特别工作的重要性尚未被人看出。上帝原欲祂的子民比今日所处的地位更要前进得多。……上帝无意叫我们的人不见此亮光,也就是他们此刻所需要的现代真理。我们传扬第三天使信息的传道人,并非个个都切实明白这信息是什么所构成的」20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这个困难时期,如果怀师母有更确切的证言,比方说,加拉太书第三章的确切含义,那么这场争论或者可以早一点结束。事实上,她一直在搜寻她在这一主题上写的一些材料,已经找了一年多了,却未找到。她甚至在1888年的总会上提出了这一问题:为什么我丢失了手稿,而且找了两年都没能找到?上帝一定有祂的目的。上帝要我们在《圣书》里去找经文的证据。」21
又一次,1888年的代表们,看到了从怀爱伦开始事奉以来的一贯原则:首先是查考圣书,其次才是通过上帝的启示来得到认可。在明尼阿波利斯,她敦促要以谦恭有礼的精神,谨慎的查考圣书,需要考虑「问题的两方面,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是将真理,圣书的真理,带到人们的面前。」22她进一步说:「没有研究这个问题[加拉太书的律法]之前,两边的看法我都不能支持。」23
 

拒绝真光

在1896年写给乌利亚•史密斯深刻的信中,怀爱伦将她的手指向了继续影响安息日会的计划与带来危机的痛处,直到痊愈不松手。在重申了《加拉太书》第3章中的「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之后,她写道:「在明尼阿波利斯反对主借着瓦格勒和锺斯所传达的信息,其主要原因是不愿意放弃先入之见接受这个真理。撒但借着掀起这种反对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阻止了我们信徒获得上帝所渴望赐给他们之圣灵的特别能力。他们本可像使徒在五旬节后传扬真理那样,获得将福音传遍世界的效能,但仇敌却拦阻了他们。本应以其荣耀普照全地的亮光受到了抵制,我们自己弟兄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真光传播到世界。」24
对怀爱伦来说,在1888-1895年间所强调因信得蒙救赎的真理,就是「第三位天使信息」的体现,尤其是这道信息是和基督在天堂至圣所的工作相关联的。它不只是对先前之宗教改革家们所宣讲的「因信称义」的简单恢复。
查考圣书所得到的、增加的亮光,向1888年明尼阿波利斯会议显明了上帝的诫命与耶稣真道之间的联系,是带来人生改变的动力,如同电池的两极,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整体。
1888年会议所强调的重点,还包括因信称义的个人应用,与基督在至圣所的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怀爱伦来说,除非教友们懂得并经验到在律法中看到基督,使他们顺从律法的真理,不然整个教会都会衰败。当人们看明,基督是如何真实地将律法所定的罪挪开时,他们将会看到基督也真的能使他们成为律法所描述的。这样一来,这样的人就成了约翰所预言的传第三位天使信息的那一代(启14:12)。这样,「基督我们的义」就成了「概括所有题目的一个主题。」25
怀爱伦对1888年明尼阿波利斯会议,以及对我们今天的至关重要的贡献包括:
·应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讨论有分歧的观点,不正确的态度也许是观点不完善的预兆。
·聪明的圣书研究者不会专注在那些令人分心的细枝末节上,如在预言阐释的细节。
·福音的本质包含了律法和与之对应的真正的信心,这样通过基督的恩典,被算为义的恩典与授与的义的恩典,律法与福音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了。
·教会的领袖应该是心胸开阔的典范,这样基督「新的亮光」才不会被搁置起来,使教友们能看到。
·1888年「基督的义的启示」是「那位荣光要充满全地的天使之光的开始。」(启18:4)
·澄清和重申这「宝贵信息」的原则既是「大呼声」(启18:4)的开始,又将成囊括所有主题的主题。
这份赐给安息日会的深厚的大礼,今天在很多有关那段日子的档案上都有记录。甚至可以这样说,若没有怀爱伦之先知性的引导,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就会受到致命的创伤。若不是怀爱伦坚持,要大家对她和其它人在1888年及后来的一些年所强调的主题,获得全面的理解,今天的教会可能还不明白,传讲「永远的福音」时所要履行的职责究竟是什么。
1888-1896期间所传的紧迫的信息,今天仍然紧迫。要想真正了解,最好是重读那些实际的信息,而不是通过其它人的眼睛来看,要身临其境式的聆听锺斯、瓦格勒和怀爱伦的信息,好像是第一次听到一样。26

 

圣体运动(Holy Flesh Movement

从1888年的明尼阿波利斯会议上对因信称义的讨论,到世纪之交的印第安纳会议上所宣讲的「洁净的信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路线。到1900年,印第安纳区会执行委员会和几乎所有的牧师,都狂热地宣称要变化升天,教友们必须要体验「客西马尼园」的经历,接受耶稣所拥有的「圣体」,只有这样,才算是为变化升天作好了准备。有了这个经历之后,教友就不会再「从内」受到诱惑,也不会见到死亡,因为他们要变化升天了!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他们相信当圣灵完全降临时,将会洁净教友(「客西马尼园经历」)所有的罪。这样被洁净了的教会,就要以启18:4「大呼声的能力」,向世界宣告基督的复临。
1900年印第安纳的帐篷大会之后,史蒂芬赫斯格在扭转整个区会的异端时,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写给身在澳洲的怀爱伦的报告中,他说:「当我们说我们相信基督带着堕落的人性降生时,他们就说我们相信基督犯罪了,尽管我们还是可以把我们的立场说得清晰无疑,不致让任何人误解我们的意思。」
「他们在这一点上的神观念似乎是:他们相信基督取了亚当堕落之前的人性,所以基督取了人在伊甸园里的人性,因此人性是圣洁的,而这就是基督的人性。现在他们说,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成为圣洁的时刻已经到了,这样我们就会有「变化升天的信心」,永远不会死了。」27
赫斯格和其它人揭露的错误的教义还包括:(1)圣灵所赐的主要是身体的展示和奇迹
,而不是为服务而预备品格;(2)完全论(称为「圣体」)认为之所以不再犯罪,是因为没有内在的诱惑了;(3)耶稣生来就有「无罪身」或无罪的肉身;(4)圣灵依遗传律让耶稣受孕是对耶稣的污辱;(5)盖印的人不会再死;而且(6)盖了印的人身心都得到了医治。
怀爱伦就这些教义,于1901年5月5日在印第安纳会议上宣称,「这一块布里没有一根真理的纱线。」28
1901年在战溪召开的总会会议上,她公开针对圣体异端和持这种观点的区会负责人发表讲话。在她准备好的手稿中她说:「所谓『圣洁肉身』的道理实为谬道。人人均可在今生获得圣洁的心灵,但说在今生就获得圣洁的肉身是不对的。……你们中间没有一人现在已经有了圣洁的肉身。……这是不可能的。那些奢谈肉身完全的人,如果能看清事情的真相,势必因这种狂妄的想法而吓得后退了。……这种道理再向前迈一步,就必宣称其倡导者不会犯罪。他们既有圣洁的肉身,他们的行为也就是圣洁的。这为试探敞开了多大的门户啊!……」
「印地安那州聚会中的那种吵闹和混乱,很难为一般有思想有见识之士所接受。这种表现不能向世界表明我们真理在握。吵闹与喊叫不是成圣或圣灵降下的证据……狂热主义一旦发生而不加制止,就像房子着火一样难以扑灭。……我们需要默想基督,而且要通过圣灵改变人心的力量,变成更像基督。这是我们免于落入撒但迷惑陷阱的唯一保障。」29
在宣读了一个小时自己准备好的陈述后,怀爱伦即席回忆了她和其它先贤们在1840、1850年代,与类似的狂热经历打交道过程中学到的教训。
结果怎样呢?第二天,印第安纳区会的主席做了这样一个坦承:「当我发现这批人时,我很高兴的知道他们中间有一个先知,而且从最开始我就是一个坚定相信的人,而且是证言与预言之灵热情的倡导者。过去就已经有暗示告诉我,证言直接传给我们的时候,对信心的考验也随之到来。就像你们所知的,在昨天早上,考验降临到我的身上了。但是兄弟们,我感谢上帝,今天早上我对预言之灵的信心并没有动摇。上帝已经讲话了,祂说我错了,我回答说,上帝是对的,我错了。」30
其它的印第安纳区会负责人,也对他们的错误做了公开而全面的承认,指出上帝的使者就是让他们开窍的人。几个星期后,印第安纳区会选举了一个新的委员会,而且更改了主要的牧师团。随着这些认罪而来的,是圣体运动的流产。31
 

泛神论危机

泛神论(Pantheism)来源于两个希腊词汇,pan和theos。在泛神论中,每一样东西都展示上帝的存在,自然和上帝都是一样的。由于对圣灵的误解,两千年来,基督教内出现了形形色色接近于泛神论的异端邪说,有些直接进入了泛神论的领地。同样的误解在1900年代,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给教会带来了危机。
1840到1850年代,前米勒耳运动参与者中有一批「属灵化派」,他们不仅强调耶稣在1844年真的向「信的人」「复临」了,而且是一批对他们狂喜的崇拜形式「很自以为是」的人。
另外,很多团体也与日益发展的现代招魂术抱成一团,先是震动派(Quakers),然后是和纽约的哈德斯威勒的弗克斯姐妹联合。但是在「属灵化派」运动表面之下,是耶稣的渐失,而代之以非有形有体的「灵」。32
当泛神论在半个世纪之后,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发展起来时,怀爱伦认出它与1840-1850年代早期曾对付过的「属灵化派」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33
1881年在怀雅各布去世之前,凯洛格医生和怀氏夫妇分享过有关认识上帝的一些「新的亮光」。怀爱伦坦率地说她以前就遇到过这些,而且告诫他「不可在我们的机构内教人这些东西。」34
但是到了1897年,凯洛格医生在总会召开之前的一个牧师协会上,介绍了他的泛神论观点。他的演讲被记录在1897年总会公报(General Conference Bulletin)上。那些无法看到这些思想走向的人,饶有兴趣地接受了诸如以下的说法:「这是多么奇妙的想法啊!这位掌管整个宇宙的大能的上帝,竟然在我们里面!……
一位大能、大力、全智的上帝,竟然会成为人的仆人,赐给人指引体内能量之能力的自由意志!」35
1890年末,E.J.瓦格勒也发展了同样的观点。因为他是一位素负盛名的圣书研究者,并且在1888-1890之间,因教导因信称义而得到过怀爱伦的支持,因此他与凯洛格医生的联合,就给这种教导披上了相当的可信度。在1899年的总会上,他告诉人们,人应该能够克服自己的疾病,而且可以永远的活下去。我们每一次呼吸,就是「上帝直接在我们鼻孔里呼吸」,而且上帝还在纯净的水中和美食之中,「因为上帝就在万物之中」。36
从总会的这些公报里,这些「新」的引人入胜的、以泛神论为核心的思想,很快就在复临信徒中传开了。误用怀爱伦的讲道与文章,这种披着现代衣袍而实则老掉牙的谬论,并没有从一开就被发现并遭到抵制,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37
但是,事情却引起了身在澳洲的怀爱伦的警觉。在1899年总会召开之前,她就已经写了很多封信,就是为了让信件能够准时到达代表们的手上。3月1日,她给第一封信起了这样的标题:上帝和自然真正的关系,其中她写道:「自然不是上帝,而且从来就不是上帝……作为上帝创造的手迹,自然为上帝的权能作见证……我们需要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世人靠着自己的智慧,并不认识上帝,倒是会愚昧地神化自然与自然的法则。38
这道信息本应足以消除教会代表进一步泛神论的教导,但是如此清晰的论述,竟被轻忽了。泛神论的理论似乎获得了战溪疗养院的医生和其它牧师们的支持。
当A.G.丹尼尔斯从澳洲返回,前来担任总会会长职务时,他很吃惊地听到这样的话:「树的制造者在树里」,上帝在鲜花丛中,在树林里,在所有的人类之中。新任命的国外布道协会董事会秘书斯派赛(W.A.Spicer),刚在印度传教数年,而印度泛神论泛滥,充斥于印度教之中,他立即认出了这种流行于美国的理论是些什么货色。
1902年2月1日,闻名世界的战溪疗养院在大火中毁灭了。仅仅几个小时之内,凯洛格医生就开始制定重建的计划。在几天内之内,他就要求总会作出经济援助。(那时候的总会由于大量的医疗设备的花费已负债累累。)丹尼尔斯记得通过销售怀爱伦的书《天路》,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来减轻教育设施的债务,所以建议凯洛格医生写一本适合于普通读者的有关生理与健康书,在战溪疗养院推销。他认为这本书可以通过复临信徒,向他们的朋友售出50万册,所有的收益就可以用来重建疗养院。39
但是在讨论过程中,丹尼尔斯清楚的对凯洛格医生说,不可把他的「新理论」放进书里,因为如果用了它们,很多教会的成员将不会配合这个尝试。医生很快同意而且立刻开始口述《活的圣殿》(The Living Temple)。
然而,当普雷斯科特和斯派塞听到校样出来时,关于书中内容的争议就开始了。40凯洛格医生看到总会委员会欲收回对出版书的支持,所以他把书撤回,不再考虑由教会销售的尝试。尽管如此,他还是以私人身分,向评论宣报出版社订了五千本的订单。41大约一个月后,1902年12月30日,另外一场大火将出版社也付之一炬,为出版本书的印刷版也在其中。
1903年的全球总会上,除了《活的圣殿》一书外,还有一些其它问题,这些占去了主要的议程。战溪疗养院和教会健康工作的行政决策权的问题,成了领导者、凯洛格医生与丹尼尔斯之间的冲突焦点。凯洛格医生决心要恢复战溪学院(在萨瑟兰郡和梅根领导之下的教师和学生已经搬出了密西根)。作为《评论与通讯》的编辑,普雷斯科特运用编辑手中掌握的版面,抵制凯洛格医生「不良建议」的冒进,同时暴露了泛神论的错误。

 

对上帝的个性不是很了解

在那段日子里,怀爱伦写信给凯洛格医生说:你对上帝的位格并不十分清楚,而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切。你实际上是在诋毁上帝。」
几天后她继续说:你的观点流于神秘,对实质问题有破坏性,在信仰的根基问题上,一些人的思想被搞乱了。如果你允许自己的思想这样歪下去,你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错误的影响。」42
但是怀师母没有在会议上公开为难凯洛格医生。在异象中她被告知,在会议上「千万不要说任何可能引起混乱与争斗的话」。整个论战需要进一步的演绎下去,好让更多的人看清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43
凯洛格医生并不在乎怀爱伦的劝诫,他还是请商业印刷工印出了五千册的《活的圣殿》。现在有更多的人能够自己看明,为什么教会的领袖如此为这件事担忧。书籍的发行,引来了两方的意见:那些赞成书中「新的见解」的人,认为该书有利于更深的宗教体验;而反对者则认为,该书是对圣所的道理有损,会引起人们对圣灵的作用的混乱,而且也模糊了上帝个性的真理。整个夏天怀爱伦始终保持着沉默。
当全球总会的秋季会议于10月7日在华盛顿召开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知道关于凯洛格医生及其《活的圣殿》的问题必须处理。支持凯洛格医生的人中,有E.J.瓦格勒,A.T.锺斯及一个年轻的医生戴维保尔森。44
经过整天整夜的会议后,丹尼尔斯回家时发现一群正等待他的人。他们对他的第一个问候就是:救星到了!怀师母寄来了两道信息!
信息十分清楚、简洁和明确:「这些观点(指《活的圣殿》中的信息)没有得到上帝的认可。他们是仇敌末后所预备的陷阱……真理的轨迹和错误的轨迹是离得很近的,而且两条轨迹对于那些圣灵不起作用、真假不辨的人来说,没什么两样。」45
这些信息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宣读了,解决了大多数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之人的问题。丹尼尔斯立刻写信给怀爱伦说:「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需要上帝的信息了,而且也没有比你寄给我们的信息来得更及时的了。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在最关键的时刻到达了……冲突是很严重的,我们不知道事情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但是你清楚、果断、美妙的信息解决了争议。我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团结一致了,但它的确给了那些持正确看法的人以力量,得以站稳。」
丹尼尔斯在信中再次强调了信息来得是那样的及时:「凯洛格医生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两三天了,他的态度多多少少把一些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立场的牧师们的心搞迷糊了。你的信息来得太及时了,如果早一天,都会来得过快。」46
 
「迎上去!」
在收到这封来自总会会长的信之后,怀师母立刻回信解释了促使她写那封及时的信的详情。在这封回信中,她描述了她在异象中看到的冰山和船长的命令:「迎上去!」她立刻知道了她的职责所在。从凌晨1点起,她就快快地写,等她办公室的助手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有好几页需要编辑了。她写了整整一天,助手们也工作了一整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件赶得上第二天上午的火车寄出。
他们一直工作直到听见火车的鸣笛声。罗宾逊(D.E.Robinson),其中的一位助手,便以最快的速度骑着自行车,跑完差不多3公里的路,好赶上邮车。几天后,这些及时的信息到达了华盛顿特区,一天不早,一天不迟!47
怀爱伦给《活的圣殿》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的E.J.瓦格勒写了一封私人的信,敦促他改变立场:「我已经看到了这些奇怪想法的结果:背道、招魂术与不受约束的爱。这些教训中的那种自由之爱的倾向是如此隐蔽,以至于很难呈现出其真实的特性。直到上帝将它呈现给我,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它,但是我被指引要把它叫做不洁净的灵性之爱。」48
现在有了这些公开的信息已摆在整个教会面前,以及《活的圣殿》让众人看清其中的问题,战溪的斗争显得特别激烈。当然并不只是泛神论的原因,一些在疗养院的行政权上与凯洛格医生立场一致的人,也觉得应当支持他「新的亮光」。但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全域。

 

两个明确的帐篷大会

1904年5月召开的莱克联会会议期间,加剧的裂痕在两个帐篷大会之间继续扩大。每一个帐逢大会都是由强势的知名的教会领袖组成的。每一组对当时教会所面临的重重问题之看法大相径庭。根据以马内利传教大学(Emmanuel Missionary College (E.M.C.))历史系的主任万德瓦尔(E. K. VandeVere)的说法,1904年会议的两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项:
权力集中与权力分散
正统与新的神学(例如泛神论等)
组织与独立
受薪传道与自养传道
怀爱伦「证言」的有效性与对她的质疑/或忽视
医疗工作作为「手臂」与医疗工作作为「身体」
以马内利传教学院的成功与重开战溪学院
战溪是「被惩罚的」与战溪被毁纯属偶然
迁入华盛顿与战溪名气的价值
正统的教育与实验性的教育
董事会控制以马利传教大学与学校行政者受圣灵的引导
「改革者」凯洛格医生、萨瑟兰郡、E.J.瓦格勒和A.T.锺斯,与教会最高行政领袖丹尼尔斯、斯派塞、普雷斯科特和摩里森。49
加入这场拉锯阵的,还有怀爱伦每天11点钟的讲道,包括:「我们信仰的根基」、「启示录第三章的教训」、「呼吁合一」、「用心听取」,以及「需要改变感觉」。50
在这些布道中,怀师母一方面强调了每一方支持的原则,她希望双方能够看到大局。但是她同时也看到了是什么阻止了双方的互相理解。双方对不同问题的态度,是解决表面上的两难局面的主要障碍:「看到自我大行其道,使事情向错误的方面发展,奉差来传智慧与恩典的天上的天使感到很失望。人们都在谈论和讨论,而且把本不该带进会议的推测带到了会上。」51
临近会议尾声的时候,怀爱伦看到一个异象。她简单描述了一下,就将它给了怀威廉在最后一天宣读:「当天晚上,所有的问题都呈现在我面前,奇怪的事情会伴着会议的结束而出现……除非圣灵能改变那许多人的心意。医疗传教士尤其要寻求靠上帝的恩典发生心灵的改变。」52
对峙在继续。为了给那些仍然摇摆不定的人以尽可能大的帮助,怀师母匆忙印刷了《证言》第8卷的部分,并给它们赋予了标题:「重要的知识」。53随后,她很快着手写下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书籍:《服务真诠》。在这本书中,她提出了上帝的特性,以及祂在治愈疾病方面相关的原则,尤其是在章节中也标题为:「重要的知识。」54

 

1905年的巴伦杰与圣所道理的危机

1905年圣所教义危机(sanctuary-doctrine crisis)的出现,其实是误解圣灵在救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结果。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一个人忽视了圣灵在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方面的工作,这样的人或是会倾向于冷淡的律法主义,或是会倾向于狂热的自我主义。换一种情况,结果也相似。强调基督替人受难而不重视圣灵的工作;或强调「内住的圣灵」而忽视基督的牺牲与大祭司的工作,结果亦然,就会出现错误。55对基督作为祭物与赐人力量的大祭司之双重身分的误解,56导致了圣体运动、泛神论危机,以及后来的圣所挑战。
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来说,不幸的是包括:E.J.瓦格勒,约翰•哈维•凯洛格,A.F.巴伦杰(A.F.Ballenger),和W.W.普雷斯科特在内的许多人,都很难在基督「随时要赐给人得胜将来的罪,正如赦免过去的罪一样」的1888信息中找到平衡。57他们着眼于「所赐的得胜」以及圣灵的展示,而忽略了圣灵在先于「晚雨」和「大呼声」的经历之前,改变品格的首要作用。58在接受了1888明尼阿波利斯的信息之后,这些领导人相信上帝会很快差圣灵来,加强教会以「做成上帝的工」,催促耶稣的复临。对一些人来说,强调圣灵在这方面的工作,使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被圣灵充满」,从而也能偏爱预言之灵。再进一步,这些教友们将会感到不再需要强有力的教会组织,因为他们有圣灵的引导。59
自从怀爱伦在1900年从澳洲返回以来,她已经发出了几十封信,有私人的也有公开的,警告欺骗和错误在一些不明白成圣真理的教会领导者之中,甚至在1888年前未能领会守诫命的许多领导人之中出现。1903年她写信给丹尼尔斯:我受到提醒,要小心那些在成圣的道理上过犹不及的观点。我们若不谨慎,这些观点会把我们引入有害的泥沼……在1901年召开的总会期间,上帝警告我要反对那些正在形成的观点,普雷斯科特和E.J瓦格勒兄弟就持这样的观点。我蒙指示,这些观点已经像酵母一样被放入晚餐中了,很多人都接受了。一些观点和伟大的经历相关,据说是成圣的经历,正是对接受的人大行欺骗与毁灭的开始。因为瓦格勒兄弟经常在会议上使用一些夸张的描述,所以我蒙上帝指示,要说一些抵制他的影响的话……撒但确实是抛出了一些你不应该接受的错误理论,瓦格勒和普雷斯科特长老已经偏离了正道。」60
巴伦杰和很多人错误地相信,圣体运动是1888年信息的必然延伸。不过有一点他是看清楚了,那就是自从1888有关因信称义的信息在教会广为流传之后,「我们正处在晚雨降临的时期,但圣灵未能沛降,是因为我们的罪。」61他正确地看到了上帝子民的品格与作为上帝的见证,完成所交托的末后大工之间的关系。62这一点正是怀爱伦多年来反复强调的。但是他错在不明白圣灵将如何预备人接受晚雨作见证。他认为信徒应该恳求并接受成圣,就像他们恳求与接受称义一样。再者他还认为,信徒可以通过信心来求得圣灵的应许,正如他们可以通过信心求得医病的恩赐一样。63
有报告说在巴伦杰讲道之后,有人病得医治,这便增加了很多人对他的神学的信任。巴伦杰所认为的接受圣灵和病得医治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呢?他相信是因为耶稣「有我们的软弱,担当了我们的病患」,64圣书「福音包括了救人离罪,也包含了救人脱病。」65
怀师母对这些新观点是怎样看的呢?她在1898年写信给凯洛格医生说,有些人读圣书但不求甚解,然后「就充满热情洋溢地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如果这些理论被接受了,就会有碍于」从1844年以来所偏爱的「真理的链环……。这些人醉心于新的观点与看法,结果损害了品格的均衡发展……若让这样的人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一些错误的观点上,就会出现畸形而不是均衡。」66
在1905年华盛顿的全球总会上,巴伦杰将他有关圣所的新观点陈述了3次,每次都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他的主要论点是:耶稣在升天时,就进入了天上圣所的第二间,即至圣所。十字架之前祂在第一间,即圣所服务。巴伦杰没有使得委员会的成员信服。委员们用几十年前就查考过,并为给怀爱伦的启示所确认的释经来响应。结果似乎是一场僵局。

 

对圣灵职能的误解

对圣灵在因信得救中的作用长达十多年的误解,削弱了巴伦杰对基督在赎罪方面的职能的理解。他将注意力放在通过求圣灵而得到洁净的经历之立即性上,把他的神学眼光转离基督作大祭司的职能,无论是在圣所还是至圣所。由于拒绝接受怀爱伦对他的纠错事工,巴伦杰开始对她在神学和其它方面可信度的攻击。
在爱伦这一时期的公共反应上,怀师母说:在未来的时间里,每一种欺骗将会上演,我们的脚下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上帝所建立的,不容人挪动一分一毫。仇敌会带来错误的理论,比方说圣所不存在的道理等。这是一个偏离真理的观点之一……我在求救主的力量,能救那些进到仇敌的试探之中的人,他们没有站在全能者宽广的盾牌之下。67
后来她写道:他[巴伦杰]将一大堆的经文堆在一起,使人因他的论断和对这些经文的误用而大感迷惑,且他的应用会误导人,与题目毫无关系,虽然他认为自己很有道理。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证明一个错误的观点,但那不过是他自己的观点而已。」68
注意到巴伦杰对她在1891年之劝导的反应,怀师母继续说:「现在我们的兄弟巴伦杰,在讲一些没有上帝圣言支持的理论。将来要成为侵蚀我们的大恶之一,就是对圣书断章取义,妄加解释,以证明与近半个世纪以来,上帝赐给我们的亮光和证言相反,……我以上帝的名义宣告,最危险的异端正在寻找通向我们的入口,巴伦杰长老是在作贱自己的灵魂。上帝给了我力量,让我长途跋涉到华盛顿来作见证,捍卫上帝圣言的真理,以及圣灵在确认上帝圣书的体现。圣书是确切可信的,必能经得起考验。」
她继续说:「在巴伦杰长老和他的同伴所讲的对圣书的解释中,根本就没有真理。所引用的经文是正确的,但却被用于错误的辩护上了。我们不能赞同他的推理,他不是受到上帝的指引……我蒙指示要对巴伦杰长老说,你的理论中有许多精细的线,需要这么多的解释,根本就不是真理,不可带到上帝的羊群面前。」69
在一次公开会议上,怀爱伦叙述了以前的经验。正如她在很多场合都做过的70,她描述了她在早期的时候,有异象赐给她,「对我们所查考之经文的清楚的解释」之前,他们是如何恳切地查考圣书。这些工作都不是秘密的。「弟兄们知道,当我在异象中的时候,我不明白这些事情,但他们把它当作从天上直接来的亮光和启示而接受了。」71
在1905年的会议上,她向几个不同组的同道讲述了几个其它的信息,每道信息都提醒巴伦杰与教会领袖:「不要将错误理论和上帝的真理混淆起来。」她强调指出,巴伦杰「允许自己的头脑去接受并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错误。」如果接受他的理论,势必「要动摇我们信仰的根基。」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挪「老的路标」时,他们正「像瞎子一样工作。」72
在上帝的启发下,怀爱伦在四大神学危机时出面澄清问题,团结领袖,既及时又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四大危机是:(1)1888在明尼阿波里斯的因信称义问题;(2)1901年战溪的圣洁肉体运动;(3)1903年在华盛顿的泛神论危机,以及(4)1905年面临的对圣所的发难。经历过这四场潜在的致命性危机的人中,没有任何其它人能够团结教会,为将来确定方向。正如很多人所提到的一样,「正是怀爱伦在处理这些问题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怀爱伦权威的声音,结果也许会大不相同。」73
怀爱伦的确是复临运动的声音,但她并非说明每一个神学细节,也不是用西乃山雷声来解决每一个危机。她总是竭力把人带到最佳的思维状况,有时会等候,直到最佳的思想状况成熟,这样就不至于打破许多年之前开创的等式:正确的圣书研究+神圣启示的确认=现代真理。
怀师母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胸怀大局,敏于看到错误理论的有害影响。在她心里,装着对福音之全面的理解,任何模糊福音的任何一方面的理论,都会引起她谨慎的关注。她引领教会远离右倾之律法主义的拘泥,与左倾的浪漫主义的狂热,始终关注着教会的团结合一,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独特的使命。
 

尾注

1.《怀爱伦信函》1910年117号,《信息选粹》卷三,第32页引用。
2.《善恶之争》第186页。
3.传20:28-31;西2:8、16-23;提后4:3-5;多1:9-16。
4.「在后来的年岁中,我蒙指示发觉往年所提出的假道理,并未完全放弃。每遇有良好的机会,这些邪道都必死灰复燃。我们不要忘记,凡能被震动的都要被震动。」《怀爱伦传略》第92、93页:见《信息选粹》卷二,第25-30页。
5.《怀爱伦传略》第 83页。
6.同上,第87页。另见第50页。
7.同上,第85、86页。
8.《证言》卷一,第72页。
9.同上,第97页。
10.《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92、94、97页。怀爱伦在她的著作中,提到A.T.锺斯和E.J.瓦格勒超过200次。1888年在明尼阿波利斯对「因信称义」的强调,与19世纪新教徒对它的普遍理解显然不同。记录这一重要阶段的人,往往没有理解这一事实。
11.《怀爱伦信函》1888年82号。《怀爱伦1888年资料集》卷一,第182页。「弟兄们……我必须坦率地告诉你们,明尼阿波利斯总会会议以后,你们对我和我工作所采取的做法——你们抵制上帝借着我所发的亮光和警告——使我的工作比在其它情况下艰难50倍。」《怀爱伦信函》1890年1号。同上,卷二,第659页;「我生命中最痛苦的试炼。」《怀爱伦文稿》1889年30号,同上,卷一,第354页;「现代真理之信徒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章。」同上,卷四,第1796页。
12.《1888年资料集》卷一,第152页;施瓦茨,《擎光者》第187-192页;《信心与行为》(Faith and Works)第 59-84页;《怀爱伦传》卷三,第416-418页。
13.关于真理的椭圆性质,见本书第22章和附录P
14.《信心与行为》第15、16页。
15.《怀爱伦文稿》1888年24号;《怀爱伦1888年资料集》(The Ellen G.White 1888 Materials)卷一,第217、218页。
16.《评论与通讯》1890年3月11日,第1、2面;《天路》第48页;「当你认识到救恩的代价时,你会说自己相信耶稣。当你感受到耶稣在髑髅地残酷的十字架上受死时,当你拥有智慧通晓的信心,知道耶稣的死能使你不再犯罪,靠着上帝之恩典完善公义的品格时,你会这样说。这恩典是因基督宝血的赎价而赐给你的。」《评论与通讯》1888年7月24日。
17.施瓦茨,《擎光者》第192页。
18.《信心与行为》第29-58页。
19.《怀爱伦文稿》1888年24号,《1888资料集》卷一,第217、218页,另见第211、212页;「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对于这些人正在展示亮光有什么看法?在过去的45年里,我一直将基督无比的魅力展现在你们面前。这就是我素来向你们的心所展现的。当瓦格勒弟兄在明尼阿波利斯提出这些观点时,这是除了我与我丈夫的谈话之外,我从人口中听到的第一次有关这个主题的教训。……当另一个人提出它时,我心脏的每一根纤维都回应说: 阿们。」《纽约洛马的讲道》1889年6月19日,同上,第348、349页。
20.《证言》卷五,第714、715页;「上帝今天让祂的仆人所说的话,也许不是20年前的现代真理,但这是上帝现在的信息。」《怀爱伦文稿》1888年8a号,奥尔森,第274页引用;「我们需要过去的信息和新的信息。」《评论与通讯》1890年3月18日;「我们处在赎罪的大日。我们的工作要与基督洁净圣所的工作协调。……我们现在必须告诉人们,我们凭着信心所看见的,我们的大祭司在天上圣所中所做的工作。」《评论与通讯》1890年1月21日;「那些自称拥有比地上其它人更先进之亮光的人,并没有研究或理解基督的中保工作,就是那伟大圣洁的救赎奥秘。如果耶稣如今在世上,祂就会像对待法利赛人那样,对一大批自称相信现代真理的人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书,也不晓得上帝的大能。』……
「有一些既古老又新颖的真理,要添加到我们知识的宝库中。我们没有照所应该的理解或运用信心。……我们没有蒙召运用以前的岁月所用的方式,去敬拜和事奉上帝。上帝现在需要比以前更高的事奉,祂需要我们增进属天的恩赐。祂已经将我们带到一个境地,使我们需要比先前更好更高的事物。」《评论与通讯》1890年2月25日;「从过去两年不断传来的信息中,我们一直更清楚地听见上帝的声音。……对于信心,我们刚开始获得一点微光。」《评论与通讯》1890年3月11日。
21.《1888年资料集》卷一,第153面,A.V.奥尔森,《13个危机年头》(Thirteen Crisis Years)(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66年)
22.《1888年资料集》第 221页。
23.同上,第153页;另见奥尔森《13个危机年头》第30页。
24.同上,第1575页;另见《信息选粹》卷一,第234、235页。
25.《评论与通讯》特刊,1890年11月23日,第2页,A.G.丹尼尔斯,《基督我们的义》(A. G.Daniells,Christ Our Righteousness)(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41年)第128页。
26.《评论与通讯》,「悔改是上帝的恩赐」1890年4月1日;1892年10月22日「末日的危机和特权」出自马思威,《普世宣告》第231-241页;奥尔森 op. cit.,第1-320页;施瓦茨,《擎光者》第183-197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二,第281-303页;阿诺德•V•沃兰康福《每一位复临信徒都必须知道的1888年事件》(Arnold V.Wallenkampf,What Every Adventist Should Know About 1888)(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罗伯特•J•维兰德,《1888信息简介》(Robert J.Wieland,The 1888 Message,An Introduction)(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南方出版社,1980年)(俄亥俄州,帕里斯:佳音出版社,1997年)第1-158页;罗伯特•J•维兰德和唐纳德•K•绍特《对1888年的再次验证、修订和校正》(Robert J.Wieland and Donald K.Short,1888 Re-examined, Revised and Updated)(麻萨诸塞州里奥米尼斯特:尤西出版社,1987年)第1-213页;《怀爱伦传》卷三,第385-433页。乔治•R•赖特《从1888年到背道》(George R.Knight,From 1888 to Apostasy)(马里兰州,黑格斯敦:《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87年)。见乔治•赖特《愤怒的圣徒》(George Knight, Angry Saints)。
27.致怀爱伦的信,1900年9月25日,怀爱伦托管会文件第190号。
28.G.A.罗伯茨(G.A.Roberts),「圣洁肉体狂热主义」,怀爱伦托管会文件第190号。
29.《总会公报》1901年4月23日,第419-421面;略见《信息选粹》卷二,第31-35页。
30.同上,第422页。
31.威廉•H•格罗希尔,《圣洁肉体狂热主义》(William H.Grotheer,The Holy Flesh Movement)(密西西比州佛罗伦萨:密西西比州复临平信徒基金会公司,n.d.)第1-65页;埃拉•M•罗宾逊, S. N.黑斯克《行动的人》(Ella M.Robinson,S.N.Haskell,Man of Action)(华盛顿:《怀爱伦文稿》出版社,1967年)第168-176页;施瓦茨,《擎光者》第446-448页;《怀爱伦传》卷五,第39、99、100-107、112、113页。
32.布尔和洛哈特,《寻找圣所》第56-62页。
33."我在17岁之前,就曾在大群人面前作见证,反对这种观念。(如《活的圣殿》中关于上帝的观念)"《怀爱伦信函》1903年217号,《怀爱伦传》卷五,第304页引用。
34.《怀爱伦文稿》1905年70号,《怀爱伦传》卷五,第281页引用。
35.《总会每日公报》1897年第83页。
36.《总会每日公报》1899年第57、58、119页。
37.怀爱伦经常强调「基督在你们里面」,也同样强调圣灵的赐下,以实现彼得要基督徒「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后1:4)的呼吁。这些主张却被断章取义,歪曲为一种教训,说无处不在的上帝渗入所有人的身上,无论是悔改或是还未悔改的;只要人顺从生命之律,就会变得像上帝一样,不需要上帝能力的说明,不需要基督替罪之牺牲等。「圣洁肉体运动」和泛神论发展的背后,是一些人的思想转变——从预备人进行更完美事奉的成圣过程(即晚雨和大呼声的主题),转变为成圣之主用某种非凡的肉体方式来表现自己。例如有些著名的复临派领袖曾教导说,接受圣灵意味着心灵和肉体的医治,白发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真正被圣灵引导的人不会死!——见《总会每日公报》1899年第53-58、119、120 页;吉伯•瓦伦丁《复临教义的形成》(Gilbert M. Valentine,The Shaping of Adventism)(密执安州贝林泉:安得烈大学 1992年)第159-163页。
38.《总会每日公报》第157页。
39.一些研究表明,凯洛格博士可能提出过这种观点,显然丹尼尔斯和凯洛格都认为,出书的主意是一个筹集资金的好办法。
40.普里斯科特列出了他与凯洛格严重分歧的三个主要方面:(1)「对于上帝及其居所的错误观念」;(2)「一种放弃赎罪需要和基督在天上圣所作我们大祭司之工作」的宗教; (3)「借着教导每一个人不管信不信基督都是上帝的殿,而抹杀了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区别。」瓦伦丁《复临信仰的形成》(Valentine,The Shaping of Adventism)第162页。
41.瓦伦丁,《复临信仰的形成》第151页。
42.《怀爱伦信函》1903年第300、52号,《怀爱伦传》卷五,第292页引用。
43.《怀爱伦传》卷五,293页。
44.年轻的保尔森博士与凯洛格特别要好,强烈支持凯洛格的"新亮光"。有一次,在经过一个晚上的讨论之后,他与丹尼尔斯往家走去。他用手指着丹尼尔斯说:「你正在犯下你一生中的错误。你现在虽然胡涂,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在尘埃中打滚,会有其它的人来领导这些力量。」丹尼尔斯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不相信你的预言。不管怎样,我宁可在尘埃中打滚,去做我的良心认为是对的事情,而不愿与王子同行,做我的良心告诉我是错的事情。」丹尼尔斯,《常驻的预言恩赐》第336、337页。第二天,保尔森博士被在总会宣读的怀爱伦信息彻底打动,承认这些信息是来自上帝的。他和他的妻子建立了欣斯代尔疗养院(Hinsdale Sanitarium)。保尔森博士成为活泼信仰的范例,和怀爱伦传道工作的积极支持者。
45.《评论与通讯》1903年10月22日;另见《怀爱伦信函》1903年216号,《怀爱伦传》卷五,第298、299页引用。
46.《怀爱伦传》卷五,第300页。
47.《怀爱伦传》卷五,第299-302页。
48.《怀爱伦信函》1903年230号,《怀爱伦传》卷五,第303引用。另见《证言》卷八,第290-304 页。
49.肖(Shaw)着,「怀爱伦演讲的修辞分析」第315、316页。虽然许多领袖在某些观点上一致,但在其它观点上却没有共识。尽管凯洛格、萨瑟兰(Sutherland)、玛根(Magan)、锺斯和瓦格勒是「改革者」,萨瑟兰和玛根却不支持凯洛格等人的泛神论观点。
50.《怀爱伦传》卷五,第336页。
51.《怀爱伦传》卷五,第334页。
52.《怀爱伦传》卷五,第338页。
53.本书第 22-28章。
54.本书第35-40章。关于泛神论危机的背景,详见A.G.丹尼尔斯《基督我们的义》第 330-342页;马思威,《普世宣告》第214-216页;施瓦茨,《擎光者》第288-292页;施瓦茨「成长的危机」,见兰德《美国的复临运动》第133-138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三,第130-144页。瓦伦丁《复临信仰的形成》第145-166页;《怀爱伦传》卷五,第 402-404面。
55.见本书第22章。
56.见《善恶之争》第488 页。
57.施瓦茨,《擎光者》第188页。
58.《历代愿望》第805页。
59.《评论与通讯》的编辑A.T.锺斯,经常以这样的话来结束自己的社论:「请你接受圣灵。」1890年代末,帐篷大会的发言人普遍认同这种以圣灵为中心的观点。在这些发言人中最有口才的,也许是A.F.巴伦杰(A.F.Ballenger)。他是很受欢迎的演讲者,倡导教会的复兴。他对印地安纳州的影响,反应在「圣洁肉体运动」之中。
60.《怀爱伦信函》1893年第269号,《怀爱伦文集》卷十,第356、357页引用。
61.《评论与通讯》1897年10月5日第629页;见第 411、523、624页相关的文章;另见《总会每日公报》1899年第96页。
62.《布道论》第695、696页; 《证言》卷六,第9-13页;另见《基督比喻实训》第69、414-416页,《评论与通讯》1910年3月31日,第3、4页。
63.《评论与通讯》1898年6月3日第288页;「身体得医治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今日的现代真理。」——《评论与通讯》1890年10月4日,第637页;「医治的恩赐……将会在接受圣灵时显现,而不是在这之前。」——《评论与通讯》1898年11月15日,第740页。
64.太8:15,引用赛 53:4「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
65.《时兆》1900年6月13日,第371页。
66.《怀爱伦文集》卷二十一,第57、58页。
67.《评论与通讯》1905年5月25日,第17页。
68.《怀爱伦文稿》1905年59号,《怀爱伦传》卷五,第 408页引用。曾主张转变《美国哨兵》(American Sentinel)方向的主要发言人A.F.巴伦杰,是战溪总会的领袖之一。1891年,他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再次确认自己对怀爱伦传道工作正确性的信念。参阅本书第17章。
69.同上。
70.见本书第16章。
71.《评论与通讯》1905年5月25日第17页。
72.《怀爱伦文稿》1905年62号,《怀爱伦传》卷五,第 411、412页部分引用。在这关键时期,怀爱伦写下了50多页的信函和文稿。见《怀爱伦文稿》1905年75号,《怀爱伦传》卷五,第425、426页部分引用;《怀爱伦信函》1905年329号(《信息选粹》卷一,第160-162页),《怀爱伦传》卷五,第426、427页部分引用;《怀爱伦信函》1906年50号,《怀爱伦传》卷五,第427、428引用;《怀爱伦文稿》1907年125号《怀爱伦传》卷五,第 428页部分引用。怀爱伦在其中写道:「任何人设法提倡的理论,若会使我们离开所赐给我们关于天上圣所服务的亮光,就不可接受他们为教师」。关于巴伦杰用《希伯来书》支持自己涉及耶稣进入天上至圣所立场的经文研究,以及对于他主要论点的反驳,见威廉•G•约翰逊(William G.Johnsson)「赎罪日预表」,引自F.B.荷布洛克编,《希伯来书问题》(F.B.Holbrook,ed.,Issues in the Book of Hebrews)(马里兰州银泉,圣书研究所,1989年)第105-120页。
73.施瓦茨,《美国的复临运动》第109页「1897年与1911年之间教会所面对的严重危机,表明教会或可能失去它独特的信息,或可能失去主通过预言之灵的引领而绝望地瓦解。」伯特•哈洛费阿克(Bert Haloviak)「先驱,泛神论者和进步:A.F.巴伦杰和通往圣所的分歧之路」第52页,一份未出版的文稿,1980年6月。
 
 
 
 
 

学习思考题

1.在1888年明尼阿波里斯总会会议上,在代表中间造成分歧的是些什么基本问题?
2.在圣体运动中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赫斯格与怀爱伦是如何平息这一问题的?
3.在1900年代的泛神论危机,涉及一些什么基本问题?
4.凯洛格医生、巴伦杰,以后来的瓦格勒,他们的基本错误是什么?
5.为什么怀爱伦认为,瓦格勒与锺斯长老在1888年传讲的是一道「宝贵的信息」,「新鲜的信息」,更清楚地表现了上帝的声音?

 

19 传福音、区域与全球以及种族关系

「你们要拓宽圣工的视野。」1
 
 
1840年代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大多在帮助他们那一小群更好地理解1844年的大失望。2早期的领导人鼓励其它的米勒耳复临信徒,不要否认他们过去参与复临运动的经历。他们积极地提出了对基督在天上圣所之服务的新理解,以及第七日安息日与启示录第14章三位天使之信息的大背景之间的关联性。可以理解的是,面对1844年10月22日困窘之后公众的敌意,守星期日为安息日的米勒耳复临信徒,对新近以星期六为安息日的强调不屑一顾,均使他们的使命受挫。看起来好像有一个冰一般冷的窗帘,将早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孤立开来,这导致他们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恩典之门已经对那些拒绝1844年米勒耳运动信息更深层含义的人关闭了。3
但是复临信徒向世界分享他们信息的使命感,很快就发生变化了。年轻的怀爱伦之清晰有力的信息,是使守安息日的早期复临信徒,从「关门」心态转向完成福音使命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怀爱伦的观点,对新的神学阐释与新生的宣教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不禁想到,如果没有她的影响,早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能否走出那个动荡的年代,还真不好说。」4
发展中的复临信徒的宣教意识(神学),(1)从重申1844年的复临运动经历,到(2)恢复某些需要在「永远的福音」之下重整的圣书教义,转向(3)认识到这恢复的福音,要在耶稣回来前传遍世界。5
与复临教会坚称的二次降临已近的宣告相伴随的,是推动与驱使这一使命的复原原则。6这个原则不止于对所恢复的圣书教导作出神学上的整合,还包括「人的灵性与身体的恢复,作为预备基督复临的必要条件。」7怀爱伦就是用这些复原的教义,打造基督复临来世论的最重要的发言人。8
对复原教义的神学强调,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从其它的强调基督复临之临近甚至是急迫的宗教组织中区分开来。基督复临的神学继续吸引着那些「想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的人。在教会传教协会(安得烈大学)的研究中,「乔治亚州坎伯兰郡的大会调查显示,有70%
的新信徒,是被「真理和教导的美」所吸引的。……很少有人会被那些在神学上需要不断补充说明的教会所吸引。基督复临信徒所表现的在思想意识层面的感召力,或许正是教会明显而确定的神学所起的作用。9
早期的复临信徒虽然很严肃地对待其「世界性」使命,却只在比小于」全球范围」内加以阐释。首先他们相信「如果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已经在美国传遍了,那么它终将会传遍整个世界。」10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乌利亚•史密斯曾在这个概念上动过脑筋,他总结说,「虽然我们听说,第三位天使的信息目前在我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有被传开,……但我国是由来自各国的人民组成的。」11甚至直到1872年,基督复临信徒还普遍认为,太24:14已经在改正教的宣教使命之迅速扩展中实现了。12
但是上帝用怀爱伦来提升正在兴起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愿景。1848年,在麻萨诸塞州的多尔切斯特(Dorchester),她把自己的异象告诉了丈夫雅各布,他将异象写到纸上,而且「我蒙指示,这运动要从一个微小的开始,像光流一样环绕全世界。」13这样的观点对当时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实际。14
1850年代期间,复临信徒开始给欧洲的家人和朋友寄送书籍,而且很快安息日信徒的包裹就在「旧」世界里被人们发现了。1864年,克萨储威斯基(M.B.Czechowski),一个从1858年成为复临信徒,就怀着自己的新发现去了欧州,最终在瑞士翠米兰地区(Tramelan)组建了安息日会布道所。15
由于被欧州的圣工所驱使,1874年的总会派安德烈一家,最早的宗教驻外使节前往瑞士。后来怀爱伦评论说安德烈是「我们中间最能干的人。16」3年后约翰•美特森(John G. Matteson)一家被派往斯堪地纳维亚(Scandinavia),去跟进那些因书籍而对三位天使感兴趣的人。17到了1890年,复临教会的牧师们已经常驻在18个国家,其中包括欧州的不同国家,非洲、俄罗斯、澳洲、印度和南非。
在这段时间,怀爱伦一直在开导教会。1871年,在一道根据12月10日异象而传达的信息中,她呼吁:「年轻人应该学习并熟悉其它的语言,上帝也许会用它们来作为和其它国家之信徒交流救赎真理的工具……传教士应该去其它的国家,以小心谨慎的态度来传播真理。」18
1874年,她做了一个与「把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传遍世界」有关的「印象深刻的梦」。在梦中她被告知,复临信徒「对现在的工作的眼界太有限。你们试图计划工作,好抓在自己手中。……很多国家都在等待主赐予他们的先进的亮光……你们的工作观念需要大大的扩展。」19
对宣教全面的激励,在1885至1887年间,怀爱伦在欧洲住了两年。《怀爱伦在欧洲》(Ellen G.White in Europe,1885-1887)一书,记载了她这两年的生活与工作。20怀爱伦与北美基督复临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在欧洲,她对于本着坚实的原则而建立那里的工作也积极出力。在不同的国家里以不同的语言开展工作,是一件不易的事。但是她当时的指导,对从那时起,在国际与跨文化的关系中建立合一与美善,起了极为有益的作用。21
1922-1936年在欧洲的教会行政人员克里斯蒂写道:「如果不是怀爱伦的旅居欧洲,欧洲的基督复临运动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22
怀爱伦是具有全球性眼光的人。至于「如何」实现太24:14的使命,她把它留给了上帝。「如果我们预备好工具,上帝会成就这一大工的。」231848年,当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还不足一百人时,她就看到那「光流」要环绕世界,让全世界蒙三位天使之信息的光照的愿景异象,她从未放弃。她促使教会发展了她的信息,并且推动她来完成神奇的使命。24
 

公开布道的积极倡导者

上阵之前先练兵。怀师母在欧洲的两年时间里,她给了那些在布道上开新工的同工,很多清晰和行之有效的建议。在美国得到的第一个教训,就是那些没有准备好、没有训练好的工人,不论他们如何热心,总是不能用有效的方法荣耀上帝。1887年在挪威的摩斯(Moss)召开的第5次欧洲大会上,她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如果我们的弟兄们多费心机,甚至大的资金,来训练还未派往工作园地的工人,本来是可能取得更大的成效的。结果他们被派往各地,尝试自己的恩赐。他们没有与有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训练他们的人一起同去,而是孤身投入。……他们没有成长,他们没有尽全力使自己成为在圣书上有能力的人。」25
怀师母不会用热情替代合宜的传道准备:「如果年轻人愿意去从事公开布道的工作,那就绝对不要打击他们,而是首先要让他们学习如何工作。」26正如怀雅各布指出的一样,「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来说,任何工作作不到一流就不光彩。」27
正确的开始之重要性。最初的印象对怀爱伦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些在公共场合代表复临教会的人,必须在属灵与职业风范上好好预备——否则他们的工作将不会持久:「在新的领域正确地开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这会带有一种神圣的印象。很多人会有表面上接受或者赞同真理,而内里却没有真正悔改的危险。当暴风雨的考验来临时,就会发现他们的房子并不是建立在盘石上,而是建在流沙上。传道人必须拥有实际的敬虔,并且要在日常生活中和品格上不断成长。他的讲道不应该是纯理论的。28
「正确的开端」也意味着29:通过避免「戏剧性的表演」和「制造警告和令人吃惊的布道」30,通过「世俗报纸」上恰当的文章31,通过「和很多教会的牧师熟悉」32,通过提供的信息33来满足时代的要求,通过穿着能代表他们尊贵地位之衣服的牧师,34通过牧师来避免任何可能被认为是「粗俗」的、将引起旁观者嫌恶的态度和行为举止,来选择恰当的会议地点。35
公共表达应该反应基督的精神和风格。预言之灵的一个标志,就是在所有救灵的工作中,都会高举基督,返照基督。无论怀爱伦所讨论的是什么主题,读者都会留下这样的感觉,基督不仅仅是我们的救世主,而且还是我们的榜样——任何事情的榜样。不论是在引领各别的个人获得救恩,还是指引着众生走向天国,基督的救灵工作,提供一个清楚的被证明有效的布道方法。
在《服务真诠》的「我们的榜样」一章里,怀爱伦描述了基督是如何在「照人当下的情况来与人打交道。」她写道:「这位伟大的教师,以民众最熟悉的事物,作为接近他们的途径。」36她经常强调的是「需要明白并效法基督正确的教训方法,并随从其榜样。」37
基督的榜样,包括避免「争论」38,确认每个人的「利益与幸福」39,「注视听众的脸,  ……以判断真理是否进入了他们内心」40,讲「家常话」,「没有立刻就把许多事摆在他们面前,免得扰乱他们的心思。祂把每一点都讲得清清楚楚。」针对知识与社会各阶层,「以美妙方式传达信息,连最有才智的人都对之感兴趣,喜悦着迷。」41衡量听众是否能够接受得了,把接受不了的许多东西「智慧地选择沉默。」42
将福音传给大众,包括那些曾经被以前的宗教经历压垮了的人,就需要认真选择主题的顺序。怀爱伦通过例子和持久的教导来引路。在策略方面她强调说:「当你们遇到像拿但业那样对真理怀有成见的人时,不要过于强调你们的特殊见解。要先与他们谈论大家都能认可的题目……这会使你们和他们都与上天有更密切的联系;成见必要削弱,接触人心也就更容易了。」43
她称赞了那些和妇女基督教戒酒联盟结合在一起的教友,劝说他们注意在「赞同的主题」上的「生命之光」。44
怀爱伦多次被邀请在北美的各个场合进行公开演讲。一般她都挑选基督徒的节制和实际的敬虔为题,用演绎的方式常能深深地打动听众。她知道选择一个中性的、适时的主题,就会赢得听众的注意力,这样就为那些更特别的信息作好了铺垫。她懂得建立良好之公众关系的要领。45
城市布道的倡导者。或许有人会怀疑,像怀爱伦这样繁忙的人,怎么可能去探索布道技巧。但是她写了很多信息给教会的领袖和主要的福音布道家,重点强调城市地区救灵的方法。46她对公共福音布道的忠告,促使了大城市,尤其是世界上的大城市福音布道的开始:「我们被上帝责备,是因为我们眼前的大城市尚未开工,尚未受到警告。……我们为国外的园地所做的一点儿也不多,但相比之下,我们在家门口的大城市里却什么也没有做。」47
斯蒂芬和海蒂•赫斯格(Stephen and Hetty Haskell)可能是怀爱伦公众计划中的带头支持者。挨家挨户的书籍销售,个人的《圣书》学习,教授个人福音的同工会议,利用健康教育唤起公众的兴趣,打印好的《圣书》的学习数据,福音的杂志,联系商人和专业的领导人,找寻合适的公众集会的场所——所有这些都是赫斯格在20世纪初的纽约计划。48
当时的教会领袖们,因要面对许多危机,而疏忽了怀爱伦反复强调的城市布道的劝勉。但是她不会被这些事情阻止。对她而言,不仅有数百万的人未被警告就走向坟墓,而且《启示录》第14章的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也被严重地阻挠了。49
1909年她开始正面面对这一问题:教会的最高领导人,包括总会会长丹尼尔斯,《评论与通讯》的编辑W.W.普雷斯科特,都要在公共布道事工上起带头作用!在相信自己在1909年的劝勉只产生了象征性的反应之后,怀爱伦在1910年言辞激烈地写信给二人:「我被上帝指派要给你们两人一道信息,你们在上帝面前谦恭自省。不管是普雷斯科特还是丹尼尔斯,都没有预备好领导总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已使以色列的主上帝蒙羞……我在华盛顿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清晰地看到一些事情……城市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倘若总会的主席真的完全觉醒,他就会看明目前的形势,但是他还没有理解上帝给他的信息……我无法再保持缄默了。」50
普雷斯科特为布道工作制定了很多计划,但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压倒了他,他的健康遭受了严重的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编辑工作的新责任最终占用了他的时间。51
丹尼尔斯在安排自己的领导职责上有一些困难。在这几个月中,怀爱伦写信给他:「通过领导城市工作,来挽回你过去9年中失去的时间吧,上帝会保佑你、支持你的。」52
怀爱伦对总会会长和其它人的鼓励,使得在后来的年日里,基督复临的城市布道工作逐渐开展起来。53
 

调合种族关系

与其它许多主要的教会问题上一样,在那段困难的时期,在处理种族关系并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实际建议上,怀爱伦也是身先士卒。理查德•施瓦茨(Richard Schwarz)写道:「怀爱伦费尽心力,帮助复临信徒意识到他们对非裔美国人分享信仰的责任。」54
在准备去澳洲之前,在战溪召开的1891年的总会上,怀师母为向美国黑人传道,做了她第一次主要的公开呼吁。55了解了南方各州的黑人越来越多的限制,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触及一个爆炸性的话题,「但是我不想怯懦地活着,也不能怯懦的死去。」56
她指出「黑人的名字与白人的名字,一起写在生命册上。……出生、身分、国籍,或者肤色,不应该成为褒贬一个人的标准。」更进一步地说「那些因为肤色而轻视一个同胞的人,就是在轻视基督。」
然后她指出了教会对此的忽视,教会遗憾地承认「我们没有为有色人种的灵魂得救做更大的努力。」她意识到她提到的正是一些「复杂的问题,」千百万长久「被践踏的人」,需要白人和黑人基督复临信徒去教导他们福音的真理,在南方的同工们「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走极端,或者陷入狂热。」57
第一个接受挑战的,是怀爱伦的儿子埃德森•怀特(James Edson White)58。他是一个有创造力、精力充沛、能干的印刷工和歌曲作者,埃德森和威尔帕默(Will Palmer)合作,创作了《福音初级读本》(The Gospel Primer),他们用这本书,一来为募集资金,二是为扫盲,三是以简单的语言来教授《圣书》的真理。
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受到南部白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如果和黑人住在一起的话,于是他们就造了一条蒸汽船(名字叫做晨星)。好些年来这艘汽船就是他们的住所、印刷车间和小礼拜堂。这个为实现怀爱伦1891年号召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仅得到了教会很少的支持。但是埃德森的坚韧和他母亲的鼓励,使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足迹遍布亚祖河(Yazoo River)沿岸,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Nashville)和密西西比的维基堡(Vicksburg)。59
怀师母在看待有色人种之问题上的眼界,要比她的同辈人宽阔很多。在埃德森开展工作之后,她在《评论与通讯》的一系列10篇文章中,60向全体教会成员呼吁:「没有人可以在黑人和白人之间划分界限。让环境来预示什么是应该做的,因为上帝已经将手放在环境的围杆上了。真理既要传播给白人也要传播给黑人,当心灵彻底改变,他们将成为新的男男女女……那些转变后的白人,将会经历他们情感上的巨大变化。他们遗传的对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见,将会消失殆尽。」61
怀爱伦的第1篇文章,是以一个号召和警告作为结尾:「作为上帝的百姓,我们应该为美国的黑人做更多我们尚未做的事情。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带着从上面来的智慧,谨慎地向前。」62剩下的9篇文章反复强调了第1篇文章的普遍观点,并建议白人家庭去南部各州,和黑人分享他们的农业知识和其它技术,其目的就是要指引黑人开始自助的计划。
但是时间和环境很快就改变了。19世纪的最后几年和20世纪的最初10年,见证了自黑奴解放以来所享受的各种自由,均被复仇所扭转。那令人可耻的、严格的种族隔离在这一时期形成,开始的时候被称为「黑人的背叛。」这段时期一直延续到1923年,63一些人认为它是「漫长的黑夜。」在1913年,美国的总统仍在隔离美国首都的联邦办公大楼。1890年密西西比州带头剥夺了黑人投票的权力,7个州很快就跟着效仿。处私刑成了南部种族之间的普遍现象,一些黑人甚至被烧死在树桩上,种族暴乱不断在南部和北部发生。
怀爱伦是不是自相矛盾了呢?当她在1908年告诉教友们,黑人不应该期望或者要求社会平等,而且黑人与白人应该在不同的建筑物里敬拜上帝。她是否是见风使舵呢?这样的言辞,与1890年代早期,那说话掷地有声、勇敢、犀利的怀爱伦,看上去真是判若二人!
在回答对怀爱伦的这些批判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事实:(1)在这段时期内,她的儿子埃德森证明了他母亲鼓励他的原则。他和他的同伴在「黑人」种族隔离运动横扫南部的时候,依旧在这黑暗的阴影中工作。埃德森始终和母亲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且从这些信件中,我们可以了解她心里所想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的母子二人,在那段最艰难的时期,向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显明了如何在南部各州开展工作。
(2)南部的情形迅速变化,需要能看到大局发展的上帝使者之及时可靠的忠告。怀爱伦在这时机成熟之前,从来没有自找麻烦。.64她意识到破晓的黎明最终将会打破压迫黑人的长夜,但是「这一次」他们必须「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怀爱伦提倡的预防措施「需要听从,直到上帝给我们指明了比较好的方式。」65她显示了勇气和精神,因为上帝「正在我们的疆土内,用祂的双手开展这项伟大的工作。」66
(3)在美国历史上这段令人震惊的时期内,怀爱伦的忠告显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当时过境迁,灵活多变就是智能的标志。居住在澳洲的她,无法每天看到那段时期的报导,但是她很清楚地看到黑人所受新的压迫之含义。如果白人在工作中采取了对黑人错误的方式,就会使得福音传道工作陷入危险。而且如果没有同情心的白人,认为黑人跨出了他们自己的社会范围的话,黑人将会处于更大的危险中。67怀爱伦始终将一个更大的愿景摆在教会面前,那就是要通过向诚实的黑人或白人慕道者传福音,稳步地发展,虽然步伐或许会因环境的变化而不能有大的发展,但这也是在荣耀上帝。她对形势会发生改变的预言,给那些挣扎在漫漫长夜中的人带来了一些希望。
(4)怀爱伦通过忠告和例子给教会的指导,在形势改变时,为安息日会在南部的工作作了充分的铺垫:(a)她相信各个种族之间应该平等;(b)她明显没有接受当时很多人那种认为黑人种族低劣一等的思想,反而经常指出:「你们将会遇到可叹的无知,为什么?因为被奴役的人,被训练成只听从那些称他们为私有财产之人的话,那些人把他们只当作奴隶。……不过也有一些很聪明的人。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也会像那些更优越的白人弟兄一样,表现出决断的能力。68换句话说,如果能卸掉奴隶身上的束缚和压迫,给他们和白人同等的机会,那所谓的无知也会随之消失。
如果怀爱伦在那个时代下的整个言论被好好研究,人们就会对她在种族问题上的态度,有更恰当的理解。如果她明晰的原则被用到个人与组织的决断上,那么复临信徒之间的种族紧张关系,将会大大的减少。一个黑人教育家奥提•斯埃德华(Otis B.Edwards)说得好:「对黑人传教的最大动力……也许就是来自于怀爱伦师母。」69
 

尾注

1.《怀爱伦传略》第289页。
2.1849年,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也许不到100人。到了1852年,人数增加到250人。到了1863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立时,信徒人数已达3500人。——布尔和洛哈特,《寻找圣所》,第111、112页。
3.丹姆斯提格,《根基》(Damsteegt,Foundations),第163、164页。
4.见第44章《关门——一个事例的学习》。
5.丹姆斯提格,《根基》,第 295页。
6.同上,第295页。
7.同上,第296页。「在这项复兴的工作中,认识到上帝的传道概念,同时把人的作用放在神人合作的背景之中。」
8.同上,第270页。
9.布尔和洛哈特,《寻找圣所》,第117页。
10.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二,第194页;戈特弗里德•奥特沃尔(Gottfried Oosterwal)「复临使命中的连续性和改变」,见弗恩•卡纳和格雷•斯坦依斯尔《基督的身量》(Vern Carner and Gary Stanhiser,The Stature of Christ)(加州罗马林达,私人出版,1970年)第45-57页。
11.《评论与通讯》1859年2月3日,第87页。
12.《评论与通讯》1872年4月16日,第138页;1872年月16日,第36页。
13.《怀爱伦传略》,第 125页。
14.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二,第195页;拉夫伯勒GSAM,第275页。
15.见马思威,《普世宣告》第158-164页;施瓦茨,《擎光者》第142-144页;SDAE,第68页。
16.见马思威,《普世宣告》第165-173页;施瓦茨,《擎光者》第144-147页。
17.施瓦茨,《擎光者》第147-148页。
18.《怀爱伦传略》第 204页。
19.同上,第208、209页。
20.D.A.德拉弗尔德,《怀爱伦在欧洲:1885-1887 年》(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75年)
21.「几位在这些地方传道的人对我说:『你不了解法国人;你不了解德国人。他们是必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应付的。』但是我要问:难道上帝也不了解他们吗?难道不是衪叫衪的仆人把信息传给这些民族吗?……虽然有的是地道的法国人,有的是地道的德国人,有的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他们都可以地道的像基督。……切不要有人想自己是不该受打击的,因为世上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在思想和习惯上是十全十美的。必须彼此学习,故此上帝要不同国籍的人融合在一起,在见识和宗旨方面同归于一,这样才可以表现在基督里的联合。……弟兄们哪,你们要仰望耶稣,效学衪的样式和精神,这样你们与各种人接触的时候,就不至有何困难了。我们并没有5、6种典范要效法,而是只有一个,就是耶稣基督。……弟兄姊妹啊,我劝戒你们不要因国籍的不同,彼此造成隔离的墙;反倒连已有的也要竭力设法拆除。」《证言》卷九,第179-181页。
22.克里斯蒂《属灵恩赐的果子》,第161、162页。"多年以来,我们在英国、瑞士、挪威、丹麦和瑞典的信徒及其儿女们,孜孜不倦地讲述怀爱伦的事迹。近年间,当经常有一些不忠诚的人嘲笑和贬低预言的恩赐和上帝的仆人时,我们的信徒就会回答:『我们比你更加了解,我们听过她的演讲。我们曾目睹她谦卑、敬虔、感人的生活。我们有她的书籍,这些书与圣书完全一致,并且加深了我们对耶稣的爱。』」
23.《证言》卷九,第107页。
24.见马思威,《普世宣告》第174-183页;艾米特•K•万德瓦尔(Emmet K.VandeVere)「1865-1885年的扩展」,见兰德《美国的复临运动》第 87-94页;施瓦茨「1886-1905年成长的危险」,见兰德《美国的复临运动》第116-119页;斯波尔丁《起源和历史》卷二,第191-212页。
25.《怀爱伦文稿》 1887年34号,《怀爱伦传》卷三,第 369页引用。
26.《证言》卷四,第437-448页。战溪学院的学生必须「达到比美国其它教育机构更高的智育和德育水平。」《证言》卷四,第425页。
27.《评论与通讯》1877年5月24日,第164页。
28.《证言》卷四,第321页。
29.《布道论》第126页,德拉弗尔德,《怀爱伦在欧洲》第99页。
30.《布道论》第136-139页。
31.《布道论》第129页。
32.《布道论》第143页。
33.《布道论》第151页。
34.《布道论》第145、673页。
35.《布道论》第145页。
36.《服务真诠》第23页。
37.《布道论》第53页。「我们研究基督的工作方法和祂会见百姓的态度,可以得到许多有关我们工作的指导。……主的话语明白而清晰,同情而柔和地道来,确保这就是真理。基督所做的工所说的话,简洁而恳切,吸引这么多人来到祂面前。」《布道论》第53页。
38.《布道论》第59、172、339、340、162、304页;《历代愿望》第253页。
39.《服务真诠》第22-24页。
40.《布道论》第55页。
41.《布道论》第56页。
42.《布道论》第57页。
43.《布道论》第446页,「要宣讲耶稣,因为你们知道祂是你们个人的救主。要从人口中说出祂融化人心的爱和祂丰富的恩典。若没有人问起,就不必提各点要道。」《布道论》第442页。
44.《论慈善工作》第164页。
45. 有关节制和健康的讲道「会成为一种媒介,使真理引起不信之人的注意。他们会推测:既然我们对健康和节制有这么完美的理念,在我们的宗教信仰方面,也必有值得研究的东西。」《布道论》第514页。
46.《布道论》第384-428页。见霍华德•B•维克斯《在20世纪复临信徒的布道工作》(Howard B.Weeks,Adventist Evange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69年)
47.同上,第401、402页。
48.罗宾逊,埃拉M,S.N.赫斯格,《行动的人》(Robinson,Ella M., S. N. Haskell, Man of Action)(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67年)第177-195页。赫斯格所关注的怀爱伦的传道原则之一,就是「如果讲道减去一半,在信徒家中及会众中间作加倍的个人之工,就必产生惊人的效果。」《布道论》第430页。
49.《证言》卷九,第97-108页;《评论与通讯》1909年7月1日。
50.《怀爱伦信函》 1910年58页,《怀爱伦传》第225页引用;《怀爱伦文集》卷六,第73-77页;卷十,第362-364页。
51.瓦伦丁,《复临运动的形成》(The Shaping of Adventism)第197-214页。
52.《怀爱伦信函》1910年第68号,《怀爱伦传》卷六,第 229页引用;219-230页;《怀爱伦文集》卷十九,第123、124页。。
53.施瓦茨,《擎光者》第336-341页。
54.施瓦茨,《擎光者》第235页。
55.为了一致性,在本卷中我们将非洲裔美国人称为黑人,正如将高加索人称为白人一样。荣•戈雷比尔(Ron Graybill)在他1970年出版的,有关复临信徒种族关系的启发性书籍中,讨论了表示美国两个主要民族的术语:「怀爱伦通常用『有色人种』或『黑人』指非洲裔美国人,有时她甚至用『南方人』的称谓,正如她用『南方工作』和『南方园地』来指标对南方『为有色人的工作。』《怀爱伦和教会种族关系》(E.G.White and Church Race Relations)(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70年)第11页。
56.《南方工作》(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66年)第10页。
57.同上,第12-18页。
58.施瓦茨,《擎光者》第236页。
59.同上,第237-242页。
60.《评论与通讯》1895年4月2日,11月26日到12月24日,1895年1月14日到1896年2月4日;另见《南方工作》第19-65页。
61.《评论与通讯》1895年4月2日,第210页。
62.同上。
63.戈雷比尔,《怀爱伦和教会种族关系》第18页。在这个对于南方黑人来说,是十分黑暗之夜晚的时期,怀爱伦于1908年写下的告诫,曾令一些在后来阅读的人感到惊讶,因为他们不明白她在1895年发表措辞清晰强硬的声明之后,所发生的惊人变化。例如她以前在澳洲期间,曾提醒领袖们,她已就发生黑白界线的危机,以及它不久会如何影响南方各州福音事工提出警告。她告诫说:「在一切行动上必须谨慎,不可作政治演说,也不可提倡黑人白人混和的平等社交……我更明白地说:将来为黑人工作的方法,须与当年在国内某些地区进行的方法有所不同。论到黑白界线的问题,我们越少提起越好。应该让黑人多向自己的种族传道。至于黑人与白人同在一处礼拜的事,我们不能把这种作法视为有益于双方的常规,尤其是在南部地区。……在南方尤其需要这样,以便向白人传道的工作不致受到严重的阻碍。我们当为黑人预备整洁适宜的地方作礼拜。要使他们明白这样分开的办法,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皮肤黑而不要他们与白人一同礼拜,乃是为真理的进展着想。使他们理解,在主没有指示我们更好的办法以前,我们只得这样行。……越到后来,种族歧视的成见越深,白人在许多地方似乎将无法为黑人做什么了。……白人和黑人的牧师将有捏造假话的,在人们脑子里引起仇恨的意念,甚至准备杀人和破坏。……我们务必聪明行事。……我们把人的成见完全视若无有地去做工,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如果发觉这件事做了就会使上帝的工作受阻,那么即使是完全正当可做的事,你们也不要去做。……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林前6:12)」《证言》卷九,第199-215 页。
64. 「我们的工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之下,说话都必须仔细检点。但愿大家谨慎,以免因冒失的言谈,而在那试炼人心的大危机之前就招致艰难。」《证言》卷六,第395页。
65.《证言》卷九,第214、215、207页。
66.《证言》卷九,第225页。
67. 埃德森怀特的经历,成了生动可怕的实验,以测试怀氏夫妇人是否对「外人」,即提倡改善黑人状况的人抱有敌意。见戈雷比尔,《怀爱伦和教会种族关系》第53-69页。
68.《怀爱伦信函》1895年80-a号,戈雷比尔,《怀爱伦和教会种族关系》第108、109页引用。
69.「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区会黑人中工作的起源和发展」,未发表的硕士论文,安得烈大学。1942年8月,第21页。
 
 
 
 
 

学习思考题

1. 早期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有何比世界性布道更加关心的事项?
2. 怀爱伦以何种重要的方式,引领她的同事去思想世界性的传道事工?
3. 头一批被教会总会正式遣派去作传教士的,是哪两个家庭?
4. 怀爱伦主张的三项有活力的传教原则是什么?
5. 为什么有人说,怀爱伦在帮助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向美国黑人传道的努力方面,是最大的「激励者」?
6. 在1895年至1908年之间,对于向美国南部的黑人工作,怀爱伦似给了开倒车倒退的劝勉,你要如何解释这件事?
7. 怀爱伦对传道人与布道士正式被委以公开职务前的训练,有什么样的高期待?
8. 试举出一些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面临向北美黑人布道的「困扰的问题」。

 

20 管家职分、政府关系以及人道主义活动

我们不必牺牲任何一项真理原则,同时仍可利用每一机会来推进上帝的圣工。1
 
1850年代的一个紧迫问题就是福音养身。有家室的牧师们得仰赖信徒们的慷慨解囊养家,尤其是在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组织教会的情况下,牧师们所面临的是严峻的挑战。很多人都只能用部分时间传道。怀氏夫妇则通过售卖《圣书》和其它书,来补贴从朋友那里获得的很少的一些收入。而且更为常见的是以物易物,因为钱实在是很少,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到了1858年末,怀爱伦告诉她的丈夫,上帝指示她说安德烈要来战溪,办一个圣书培训班,在学习期间就会找到一个可以支持圣职的圣书计划。在1859年1月举办的那个圣书研究班上,领袖们一致认为什一制度仍然有效,并且建议把这个计划叫做「什一税原则的系统善行。」在1月29日召开的战溪圣会上,一致通过采纳这个计划,并且将其刊登在《评论与通讯》上。战溪教会的例子给其它教会的效仿铺平了道路。2
到6月,怀师母写道「系统的善行是蒙上帝喜悦的。」3在执行的初期,「计划」没有将什一与乐意捐分开,都混在一起,全部用于供养传道人。1861年1月,怀师母写了一道明白的信息,很清楚地定义什一的原则,指出玛3:8-11仍是当今对主的义务。她描绘了什一原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系统善行的安排中,心灵将会受到检验和证明……这是对生性自私与贪婪的一个测验。」4
怀爱伦经常说:「什一捐是神圣的,是上帝为自己保留的。要送入祂的府库,用于支持作圣工的福音工人。」5福音工作者被定义为牧师和圣书的讲师,我们教育协会中的圣书老师,牧师医生,退休了的福音工作者,和在北美及国外一些传道贫乏之地方工作的人。6上帝已经赐福给什一制度。单是北美分会信徒,1996年一年的什一捐就多达507406823美元。7
 

教会改变了对政府资助的政策

就像其它的一些事情一样,由于怀爱伦的干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改变了教会在政府资助方面的策略。事实上,她的劝诫扭转了1895年总会会议所作的一项决议。
1893年末,教会的领导人罗宾逊(A.T.Robinson)在南非开展了新的工作,接触到了既是殖民地的总理,也是英国南非公司负责人的塞西尔•罗得斯(Cecil Rhodes)。当时这家公司正在给不同的宗教团体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开发土地与实施国民教育。罗宾逊正好需要土地,而罗得斯就是唯一能给他提供土地的人。在回信中,罗得斯写了一封信给他在布拉瓦约(Bulawayo)的代表,命令他给复临信徒提供所需的土地。
被选好的一万二千英亩的土地成为索鲁斯大学(Solusi College)的校址,这是第一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非基督徒中的教育机构。南非的小部分复临信徒认为这件事出于天意。
但是战溪并不为得到这块土地而高兴。包括锺斯在内的宗教自由的领袖们,都认为这是一次明目张胆的对教会和政府分离原则的违反。他们很快就开始了争斗,言辞时常不太明智。
 

令人头痛的危机

这个问题成了1895年总会上令人头痛的问题。事实上,两个所谓的有关宗教自由的问题,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上:(1)南非的土地资助项目,(2)教会财产的免税问题。会议表决拒绝政府对美国教会免税的政策,并且指示南非的领导人,要教会为所获得的土地埋单。
在总会决议抵达时,富有经验的领导人施蒂芬•赫斯格(Stephen Haskell)正在南非。他立即写信给总会会长和怀爱伦的儿子怀威廉,提出抗议。怀师母给他写了一封长达14页的信,并且给战溪的工人都发送了副本,强烈抗议上述两个总会会议的决定。

 

怀爱伦信件体现的六个基本原则

她的信中,就接受政府资助所写的3页半的打印纸,后来编入了《给传道人的证言》(Testimonies to Ministers)中。8其中反应出6个原则9
教会的决策必须要在「正确的原则」基础上制定「让这些人(宗教自由领袖们)以圣灵所感动的谦卑之心来阅读《尼赫迈亚记》吧!这样他们的观念就会被纠正,并认识到正确的原则,目前的局面也会改观。」10
·运用这些「原则」的人,应该是距离问题最近的领导人。「让上帝与那些在当地工作的人同工吧!愿那些不在当地的人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免得他们离开自己的本位,迷失自己的方向。」11
·「真正的原则」必须和错误的原则区分开来。尽管怀爱伦强烈的提倡宗教自由的原则,但是她从来不使用这样的词组:「教会和政府分离。」她催促教会领导人,「不要因宣传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而在自己和世人中间筑起一道隔墙。」12没有清晰的思想,就会使「工人们采取行动,使艰难的时期提前来到。」「不该切断或拒绝上帝为推进祂圣工感动人所提供的帮助。」13
错误的原则并非出于圣灵。在旧约时代,上帝「感动了外邦君王来帮助他(尼赫迈亚)。……这种说明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拒绝政府的帮助的确是出于「热心,…..却不是按着真知识。」在提到战溪的领导人时,怀爱伦很清楚地说:「他们所采取缴纳疗养院和教堂财产税[注一]的行动,表现了一种从各方面看都不明智也不正确的热心和责任心。他们宗教自由的观念,掺杂着一些不是从圣灵而来的看法。宗教自由的事工受了挫伤。」14
·正确的管家观念是正确的宗教自由原则的基础。上帝「拥有世界」而且「把祂的货财放在不信的人手中。但这些货财要用来支持为堕落的世界所必须作成的工作。」15
整个历史中,上帝都在「为祂子民的利益感动君王和官长的心。」祂使用过古列和大利乌来帮助尼赫迈亚。要「有合适的人,……把上帝圣工的需要,摆在那些有财有势的人面前。……他们应该设法把真理带到有地位的人面前,给他们公平的机会领受和权衡证据。……他们既愿奉献,我们就有权接受。」再者,有着管家与宗教自由的错误观念,教会已经「离群独处,已经放弃了那本来可以获取利益的特权和机会。」16
·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必须要用智慧来决定,什么时候、怎么样在政府资助方面应用「正确的原则」。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被告知「当抓住时机推进上帝圣工时,无需要牺牲任何真理的原则。」17在怀爱伦的政府资助的忠告中,有两次她都劝告那些领导人,应该「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获得那些地位高的人的优待,因为上帝会为祂的人民来感动他们的头脑去做很多事情。」18她进一步说,领导人应该避免「走极端,也不要因为不必要担心的事情,来给自己增添负担。」19
避免「走极端」的智慧,也为接受带有附加条件,可能限制或使教会作出原则性妥协的政府资助,提出了谨慎的指导。如果教会的宗旨要受到挫伤,就要拒绝政府资助,但不可基于错误的原则而加以拒绝。
·如果「有助于真理的稳固的地位,……而且在更多的地方高举真理」,那么政府的资助或者任何自愿者的资助,都应以感激的心加以接受。」20索鲁斯大学就是因为有政府的资助,才成为几百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育和医疗机构中,真理比较稳固的一所大学。大多数欧洲和非洲的国家,都需要和教会相关的学校来获得政府的注册。注册以后,紧接着政府的资助就来了。记录显示因为这种关系,真理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没有了这种关系,真理在那些国家就没有稳固的位置了。

 

基督教团结的拥护者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会,是一个有着不同组成部分,且不断地与其它教会及政府互动的国际团体。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虽然不是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WCC)的成员,21却十分关注基督徒的合一。怀爱伦可以算得上是强调这个极其重要之圣书原则的第一人。她这样写道:「组成巴比伦的各教会虽然因灵性的黑暗而远离了上帝,但基督的真信徒多半还是在这些团体中。」22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是否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是安息日会教友的问题。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对普世宗教合一运动所持的态度,并不是基于一种优越感,而是在于对教会的历史与教导的自我认识。从1840年代的米勒耳复临运动发展起来的早期发展,决定了她对其他宗派的态度。多年来,早期的复临信徒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是一场预言中的运动,有着关于基督复临与为主预备合用之百姓的特别的信息。和流行在19世纪的后千禧年派相反,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强调的是基督的复临已经临近了。
与用社会进步和自然选择的对比来解释进化的过程相反,复临信徒重申,上帝创造人是人类价值和本分的基础。在强调创世记第1、2章的七日创造周中,安息日成为其核心。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教义,决定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要与普世教会理事会所申明的立场保持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23
但是怀爱伦强调基督教的合一,和其它所有的主题一样重要。她的教会学(对教会的理解)追溯了上帝的教会从旧约到新约的足迹,一直扩展了几个世纪直到基督的复临。教会从一开始就怀着虔诚的精神,成为上帝在每个时代的堡垒。24对她来说,地上教会的教友资格与「羔羊生命册」上榜上有名,并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可能加入了一个宗派,但却不等于与上帝联在一起了。」25
怀爱伦关于基督教所发出的合一的呼吁,主要是针对她认为:是蒙召「恢复上帝之国的根基」的教会教友而言。26在19世纪那样的环境中,她号召复临信徒:「如果有一个时期是上帝的子民应当彼此密切团结的,那就是现在了。上帝已将现代的特别真理委托我们,要我们传给世人知道……我们不能心怀纷争、不睦、竞争,以致给撒但留下地步。……教会里若分了派别,就使基督的宗教在世人面前蒙羞。……我们正在作什么以保持和平联络中的合而为一呢?」27
当她呼吁教会合一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她看到了在一个国际性教会中的合一,是对基督在约翰福音17章之祷告的伟大见证。28同样的情感使她对「不同民族」、29不同种族之间的团结格外关注。30
而且,她又督促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牧师们,应该「设法接近其它宗派的传道人。为这些人祈祷,并与他们一起祷告,基督也正在为他们代求呢!……我们作基督使者的人,对于这些羊群的牧者,也当表现一种深切诚恳的关心。」31
然而反复强调合一,以实现基督在约翰福音17章中的祈祷之下,却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不可因求合一而牺牲真理。在引用了基督祈祷要祂的子民合而为一,好让世人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之后,怀爱伦写道:「我们固然不可牺牲一点真理的原则,但我们应当经常追求达到合而为一的地步」32

 

帮助穷人的推动者

基督徒对病患、对身体残疾者、对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当尽的责任,在怀爱伦长达70年的事工中,有着柔和与明确的教导,为教会提供了具大的宝库。她写的训诫反映了她自己的的个人实践。
她的日记充满了对穷人和受难者的关心。例如她1859年的日记。那时候她还是一个31岁,有3个活跃男孩的母亲,每天不仅要回复很多信件,而且还记下了很多她和她的家庭所做事情的笔记,例如:「1月2日――给了欧文姐妹一件暖和的大衣、衣服和几件别的东西让她改善一下。」「1月3日――为鲍格妮斯姐妹花一美元做了一件外套。她不愿接受,但我觉得有责任把那件外套交给她。她贫穷又多病,愿主怜悯她照顾她。耶稣说:『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太26:11)。愿主除掉我们的自私,帮助我们关怀他人的祸患,并且救济他们。」「1月6日――给了艾格妮斯一件半旧的衣服,是给她母亲的。她们很穷,作丈夫和父亲的生了病,他们的庄稼也没什么收成。要买做面包的原料却没钱买。艾格妮斯是她家主要的劳力,她只有17岁。现在家里有4个孩子,教会若不关心他们,他们就一定会受苦。愿主怜悯赤贫的人,使祂儿女心中起意慷慨地救济他们。」一年一年,这样的笔记不知道记了多少。33
她鼓励大家加入救助的行列,而她自己的经历,无疑给她的话语增添了力量。1860年,她在教会的报纸上写了以下几行字:「穷人基金的库房,由为赤贫的人预备的衣服等东西构成,这个库房几乎枯竭了。而且既然穷困缺乏的情形层出不穷,我就认为那些有衣服、被褥或金钱的人,最好省下来立刻送到这里。我们希望不会有耽延,因为我们一收集好这些东西,就要去帮助一些赤贫的人。可将你们的捐献送到乌利亚•史密斯那里或我这里。」34
要考虑到受助者的尊严。怀爱伦清楚的说明,最合适的旧衣服是让人穿了不觉得难堪的那种:「我们的人中有些人对我说:『送掉你的旧衣服吧,那样会帮助穷人。』要是我送掉我补过加大过的衣服,人们就看不出这些衣服能有什么用处了。我为他们买了新的耐穿的布料。我参观了作花呢衣服的工厂,并且买了许多或许有点瑕疵、但可以低价买到的衣服,对我们要送的人有些好处。我可以穿旧衣服,直到不能再修补了。我给你叔叔买了上好的布料作裤子和汗衫,现在他穿着很体面的衣服了。这样我就能供给有许多孩子的大家庭经久耐穿的衣服。」35
在怀爱伦的日记和信中,经常有以他人的名义向别人提出请求的记录,例如她对一个穷困学生的关心:「请你问问某弟兄需要的衣服,供应他的需要,并把这一切记在我的账上好吗?」36
当然,怀爱伦意识到她的家庭和一些人不能为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教会的穷人们都提供资助。在澳洲的时候,她组织了一个「多加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那些需要帮助之人的负担。她在家中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写道:「昨天傍晚我们家中有了一个多加社,帮助我预备报刊文章和作烹饪及缝纫的5个工人,一直做到半夜裁剪衣服。她们给一个家庭的孩子做了3条裤子,两台缝纫机直工作到半夜。我想再没能有一个工作组比昨晚的这些女孩更快乐的了。」37
她自己的家中经常挤满了病人的家属和同伴,怀氏夫妇在「医疗布道战线上」工作。他们收留了那些医生已经放弃医治的病人,而且在「大能的医治者」的治疗下,治愈了很多患者:「我们就是使用最简单的水治疗法,然后让病人注目在伟大的医治者身上。」38
怀爱伦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巨大的经济支持。有时候她也鼓励其它人按照她的资助量来资助。她经常说得很明白,她说明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那些穷人能够自立。1889年她鼓励C.H.锺斯也像她一样,捐出一百美元来帮助一个带着3个孩子的寡妇娜莉(Nellie L.)。娜莉很想训练自己来做幼儿园的工作,所以「她将孩子带在身边。」她写道:「我愿意帮助娜莉一百美元,如果你也愿意这么做的话。……你愿意鼓励他人去帮助她,使她的生活有起色吗?比起让娜莉在忧心挂虑中累垮,在挣扎中倒下去,撇下她无助无母的孩子们让别人去照顾,这样做会好得多。……我知道她会尽全力让自己独立。」39

 

消除偏见

当怀爱伦在澳洲开发新工时,复临信徒只有区区几百人。她显示了如何通过「医疗布道工作」来打破成见:「我们使我们的家成了一所医院。我的护士(怀爱伦的私人秘书萨拉Sara McEnterfer)成功地治疗了一些最难治的病例,是医生们曾宣布无法治愈的。这项工作并非没有回报,猜疑和偏见消除了。得了人们的心,许多人接受了真理。」40
多年来,怀师母明确地告诫个人,有时是教会,告诉他们应该关心「瞎子、瘸子、孤儿、寡妇、患病等不幸的人。」她说对这些人怀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守诫命的人、得永生的人。」41
她一直将这种救助不幸者的工作放在心中。她坚持认为挣扎着的教会成员,不应该被「大规模的救助穷困之人的行为「所忽略」:「你若知道这位弟兄的境况,却没有作出认真的努力救济他,将他的压抑变为自由,你就不是在做基督的工作,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我明白地写出来,是因为根据上帝所赐给我的亮光,有一等工作被忽视了」。她称它为「误导的热心」,因为我们「忽略信徒一家的穷苦人,让他们痛苦的呼声上达上帝,……我们原可减轻他们的痛苦。」42
怀爱伦关于基督徒对有孩子的寡妇,43对孤儿和养父母,44对老人45和盲人之责任的劝诫是明确的。46
1890年代,凯洛格医生在芝加哥帮助一些被社会所遗弃的人。怀爱伦在那些年间,帮助类似的项目,加入凯洛格医生的行列。1898年,她给他写了17封信,很多都是关于医疗布道和慈善协会「在美国的纽约和旧金山等大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状。47「应当不断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不要吞并一切……不可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这项工作之中,因为大批的大众还没有收到信息……现在不允许任何人以救助弱势群体的名义到我们教会来募款。因为支持这项工作的资金……应当从本会之外而来。」48
虽然怀爱伦不断地倡导要将福音传给「无论多么堕落,无论多么卑劣与低俗的人」49,但是她却不失方向:「主已为我们制定了工作的方式。作为一班子民,我们不可效法并认同救世军的做法。这不是主交给我们去做的工作。但我们也不是指责他们,对他们说难听的话。在救世军中有宝贵的、自我牺牲的人。……救世军的工人正在设法拯救被忽视、被压制的人,不要使他们灰心。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去做那等工作吧!但是主已经清楚地指出了安息日复临信徒要做的工作。」50
这些警告是针对那些错误的城市布道工作的;城市布道需要纠正,而不是被瓦解。怀爱伦对城市布道工作的教导十分明确,她强烈地支持福音布道中心有自己的餐馆、文字布道中心,在有些情况下,还包括中心工作人员的住房问题。51
当她的告诫受到重视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城市布道就稳健平衡。它不是在这一阶段发展的社会福音运动(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中获得的,但它也不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保守福音派(以福音传道为顶端)。」52

 

尾注

1.《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198页。
2.《怀爱伦传》卷一,第387-393页。圣书的争论主要基于《新约》所称的福音秩序;那时他们并不确定,如何将什一与已经被十字架上所废除的仪文律法分开。什一的原则当时被认为是可行的,并十分符合他们最后的结论。「定期捐款」按以下建议实行(1)男性必须每周缴纳5-25美分;(2)18-60岁的女性必须每周交纳2-10美分;(3)另外所有人必须按自己财产价值每100美元「留」出1-5美分
3.《证言》卷一,第190页。这个计划多年来被称为「贝兹姐妹(Sister Betsy)」。
4. 同上,第220-223页。
5.《证言》卷九,第249页。
6.《布道论》第492页;《证言》卷六,第215页;《怀爱伦文集》卷一,第 189、192页,《医疗布道论》第245页。
7.《北美分会统计报告》(North American Division Statistical Report),1996年第四季。
8.《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197-203页。
9.罗杰•库恩(Roger Coon)用他未发表的文稿「怀爱伦与接受国家补助的问题」,让作者考虑头五条原则
10.《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200、201页。
11.《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01、202页。
12.《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02页。
13.同上。
14.同上,第200、201页。
15.同上,第203页。
16.同上,第 197页。
17.同上,第198页。
18.同上,第197、203页。
19.同上,第201页。
20.同上。
21.多年以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派遣记者,后来还派遣观察者,参加世界基督教联合会所举办的各种研讨会。一些复临信徒还以个人身分担任这些委员会的成员。
22.《善恶之争》第390页。
23.关于怀爱伦影响复临教会对泛基督教主义的态度,见格雷厄姆《怀爱伦——创始人之一》(Ellen G.White,Co-founder)第297-354页。
24.《使徒行述》第11页。「从开始到永远,上帝在地上所有的子民都是一体。他们有一个『元首』指导并支配全身。」《证言》卷一,第283页。
25.《评论与通讯》1893年1月17日,第33页。
26.《先知与君王》第677、678页。
27.《证言》卷五,第236-239页;另见第 179-183页,《信息选粹》卷二,第158-161页。
28.《证言》卷九,第188页。
29.同上,第181页。
30.《评论与通讯》1895年11月17日;同上1899年10月24日;《证言》卷九,第209页。
31.《证言》卷六,第78页;《布道论》第143、144、562页。
32.《先祖与先知》第520页。必须避免为了联合统一而使真理受到妥协:「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着一个目标,就是坚持和谐与合作,但不在任何一条真理原则上妥协。」《怀爱伦信函》1887年37号,《给作者和编辑的勉言》(Counsels to Writers and Editors)第79页引用;《善恶之争》第45页。
33.《论慈善工作》第322、323页。
34.《评论与通讯》1860年10月30日,第192页。
35.《怀爱伦信函》1894年89a《论慈善工作》第328、329页引用。
36.同上,第329页。
37.同上,第334页。
38.同上,第326、327页。
39.同上,第327页。怀爱伦经常强调说明助人的目的就是协助他们自立更生。见《证言》卷一,第480、481页;《证言》卷六,第188、189、278、279页;《服务真诠》第183-195页;《怀爱伦传略》第 293页;《评论与通讯》1871年4月18日;1899年1月3日。
40.同上,第327、328页。
41.《证言》卷三,第512页。
42.《论慈善工作》第210、211页;《证言》卷二,第27-29页;卷三,第 517、518页。
43.同上,第214-219页。
44.同上,第220-231页。
45.同上,第237、238页。
46.同上,第239-242页。
47.施瓦茨,《擎光者》第208页。
48.《怀爱伦信函》1898年138号,《怀爱伦传》卷四,第397页引用。
49.《论慈善工作》第246页。
50.《证言》卷八,第184、185页。关于倡导贫民区工作的警告,和青年男女参与社会边缘群体工作的危险,见《论慈善工作》(Welfare Ministry)第253-255页。乔纳单•巴特勒列出了怀爱伦对凯洛格博士发出警告和尖锐劝勉的四点理由。芝加哥计划尤其是(1)「把传道工作过分集中在一个世俗领域」;(2) 「过于强调对某一类人的服务」;(3)「造成另一种事工——医疗布道工作的失衡;」(4) 「缺乏教会的特色」。——见「怀爱伦和芝加哥布道」,《光谱》1970年冬季,第41-51页。
51.《证言》卷五,第 368-385页;卷七,第37-39、95-98、110-114页;卷九,第89-149页;《健康勉言》493、494、554-556页;《医疗布道论》第 303页;《评论与通讯》1912年1月18日。
52.巴特勒,「芝加哥布道」,《光谱》1970年冬季,第49页。
 
 

学习思考题

1. 在对待政府资助方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有哪六项原则需要考虑?
2. 如何解释有关系统善行的原则?
3. 如何证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真正的合一教会?
4. 怀爱伦在慈善福利事工上,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
5. 怀爱伦在个人人道资助上,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
6. 地方教会开展慈善福利项目有何好处?在资金与物质的分流上,有什么指导性的原则?试列出救贫工作的一些目标。
7. 复习怀爱伦给凯洛格医生芝加哥救助工作的忠告,并讨论她关于我们的工作不是要向救世军的慈善工作看齐的观点。

 

21内外异议者

「西门看见使徒按手,便有圣灵赐下。就拿钱给使徒说『把这权柄也给我,叫我手按着谁,谁就可以受圣灵。』彼得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上帝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分无关。因为在上帝面前,你的心不正。』」徒81821
 
处理与动机有关的事情是一件不讨好的差事,即便是先知也是一样。很多和教会相关的活动,由于权力的滥用和资金的分配都发生过冲突。1890年战溪的状况,就提供了一个处理这两个问题的例子。
由于疗养院、大学和出版社的扩建,宗教的债务已经急剧增加。后来,由于凯洛格医生的公司,包括医疗学校、孤儿院和养老院的发展,严重地消耗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资金。

 

动机不纯的领袖们

1896年,住在澳洲的怀爱伦,被机构扩建引发的权力过分集中和高额债务震惊了。对她来说,建筑物一栋栋增加,并没有正确体现「圣工的性质」。真正需要的,不是让战溪有更多的权力与建筑,而是让教会的领导人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品格需要基督转变人的恩典」,1使他们能表现基督。《评论与通讯》出版协会的司库亨利(A.R.Henry),和总会的司库哈门•林德森(Harmon Lindsay),这两个领导人都是她重点关心的对象。他们两位在教会制定决策时,都很有份量。
亨利在成为基督复临信徒之前是一个银行家,1882年他被邀请到战溪来协助出版社的发展。1883年他被任命为总会的财务负责人,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1888年,直到林德森接替了他的工作。同时在这段时期内,除了这两个主要的职责,亨利还是中部和西部所有宗教医疗和教育机构的执行董事的成员。2
林德森,尽管在生意场上很精明,但是性格上却不如亨利那么强硬。总会的主席奥尔森(O.A.Olsen)形容他为「公开说的很少,但是私下嘟囔的却很多。」然而他在1874-1875年间,还是担任了总会的司库。接下来的几年,他还推动了疗养院和大学的发展。当总会的其它人员更换了好几批以后,他还掌握着教会的财政权,自然给了他一种手中有权的感觉。3
当新主席上任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的去找有经验的司库征求他们的忠告。年老的奥尔森,是一个宽容的很有绅士风度的人,他试图减少「不像基督徒的言论」和教会商务艰难的讨价还价。直到怀爱伦有一些措词强烈的说法传到他这里,他才和亨利与林德森决裂,让其它人顶替了他们的位置。怀师母在澳洲给奥尔森的很多信,都强调和反对在战溪协会中进行商业行为。她写道:「我为那些负责战溪工作之人的灵魂而感到害怕与颤抖……如果他们的工作只影响到自己,我还可以松口气;但是我知道敌人会利用这些被别人信任的人,和那些认为工作并不神圣、不了解自己灵魂的人。当我意识到和他们联系的人也是很胡涂的,看不到他们所作所为带来的害处,我简直就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我不得不写,因为我知道这些人的工作方式,并不没有遵循上帝的命令。」4
尽管怀爱伦对奥尔森很同情,但是她还是对他说:「我感觉你被绑住了手脚,而且对此软弱顺从。」因为上帝照亮了她的头脑,所以她可以看到别人看不清楚的事情:「事情完全是在错误路线上摇摆。」她看到了隐藏在表象后的原因,领袖们行事「好像处在上帝安置他们的地位……与同道打交道好像他们只是机器。我无法尊重他们的智慧,或者无法信任他们的基督教。」
然后她特别写道:「上帝给我显明了亨利的危险。我还会像他一贯所说的那样说,『有些人向怀师母打小报告了』。这表明他对我的事工或证言没有信心,但是奥尔森兄弟却把他当作自己的左右手。」5
1896年,奥尔森为改变盛行在战溪基督复临信徒之间的世俗主义,作了很多工作。在出版社工作的亨利(A. R. Henry),克莱门特•埃尔德里奇(Clement Eldridge)和弗兰克•贝尔登(Frank Belden),以及其它人早就有了这种想法。世俗主义,「我们的教友对预言之灵的不信、怀疑与冷漠」和世俗主义一起,向奥尔森袭来。」6

 

在错误的路线上摇摆不定

一些「在错误的路线上摇动」的具体问题还包括:传给出版社负责人的薪水过高,拒绝给工人增加福利,工人和计件行政人员之间的不信任,缺乏对学徒工作的系统训练,未能在机构中提拔人才,任命管理人而不顾及属灵资格,未能在为数不少的非复临信徒中举行布道活动,不愿减少过多的商务合同,或监控内容有伤风化的合同,而且未能保持场地的清洁。7
出版社负责人的两面与强横之另一个例证,是他们对待作者的态度。怀爱伦明确提到:「过去的时候,出版社把自己摆在上帝的位置,随心所欲地命令、控制和实施管理。他们还有欺骗作者的行为。我(在异象中)被带去参加一些秘密会议,而且听到很多制定的计划。这些人尽力使作者相信自己的作品是零,他们不想与那本书有任何关系。作家没有办法,他感觉他的手脚被捆住了。这些人谈论和思考着整个过程,而且成功地让作者同意他们的条款,截取了应付的稿费。」
「与弗兰克•贝尔登(Frank Belden)的交道,并非在每一点上都是真实与正当的。对他不公平,对贝尔兄弟(Brother Bell)软磨硬泡,从而获得了书籍的所有权,是最悲惨的一幕,这将他推向相反的极端。这些人的头脑被出卖了。」8
怀师母警告说:「不应劝作者转移或出售他们对所着之书的权利。应当让他们得到一份他们工作的利润。他们应把自己的才干当作上帝的托付,按照上帝所赐的智能进行使用。」9
她关于公正的商务原则之劝勉,反映了基督教的模式,已经成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巨大丰富的源泉。她的作品清楚地区别了基督教精神和自私精神之间的不同。10

 

对异议者明确反应

克斯和卢塞尔H.S.Case and C.P.Russell。1853年克斯和卢塞尔,是新出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中第一批持异议者(发生于1861年在密西根组建第一届地方区会的前7年)。他们对怀夫妇二人提出了两项指控:(1)他们通过教会的报纸发了财,而且(2)怀爱伦的地位被置于《圣书》之上了。对怀爱伦给他们的劝勉感到不快,他们就在1854年办了一个新的报纸《真理的使者》(Messenger of Truth),试图取代《评论与通讯》。在那张报纸上,他们表明了对怀师母可靠性的怀疑。他们也宣称雅各布使用捐款来肥私人的腰包,而且从教友身上牟利,因为他出售的《圣书》比进价要高(批发后从纽约运来)!一些其它的批评者,很快就加入到克斯和卢塞尔的行列了。
1855年6月,怀爱伦在纽约的奥斯韦格( Oswego)见到一次公开的异象。她在会议上告诉教友们,说他们将不会再被使者团体的人搞得分心,很快反对者就会自己起内讧了,而且我们的教友会增加两倍。11
施蒂芬森和霍尔J.M.Stephenson andD.P.Hall)。和密西根的使者团体同时发生的,还有另外在威斯康星州发展起来的以施蒂芬森和霍尔为首的反对运动,他们俩以前都是米勒耳运动的牧师。这两个人使一些参加米勒耳复临运动的人所持的一项教义得以复兴,按着这项教义,基督在复临时将在地球上统治一千年,在这段时期内,恩典的门将继续敞开,而犹太人将在带领各国悔改归正的事上起主导作用。
因为怀雅各布没有将他们的观点刊登在教会的报纸上,施蒂芬森和霍尔就于1854年10月,和以密西根为基地的使者团体联合起来——这使得雅各布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他们很有信心。1855年11月,战溪大会举行了从纽约的罗契斯特搬走后的第一次大会,怀师母看到了一个异象,并鼓励那些被施蒂芬森和霍尔领导的组织困扰的人们。在那个异象中,她看明这两个人在早期就是相信她异象之正确性的,但是后来发现他们的「将来的王国时代」与某些异象不符。她看到了他们「圆滑」话语与欺骗背后的真相。她给成长中的教会的劝勉是:「上帝的教会应该坚定地一直往前走,好像世上并没有这样的人存在一样。」12
这些反对者结果怎么样了呢?到了1858年,经过一次内部的争论,所有的反对组织都分裂了。施蒂芬森接受了更奇怪的教义,使自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最后死于「一个救济院」里。霍尔转向投资房地产结果破产,在精神错乱中死去。13
摩西赫尔Moses Hull)。摩西•赫尔悲惨的例子,显示忽视怀爱伦善意的忠告,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赫尔在1858年参加教会,很快他就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传教士,经常在教会的帐篷大会上出现。但是在1863年9月20日,福音布道之后的几个星期,他就和招魂术者搞在一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赫尔变节的两年前,怀爱伦就已经警告过他,说他自私、贪婪、缺乏管理才干,而且过分高估了自己的才能。141862年赫尔公开和招魂者辩论,而且成功地使一些听众赞同基督教。但是在另一次场合中,在没有复临信徒陪同的情况下,他在密西根一个招魂术势力很强大的中心辩论。由于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很快就发现「舌头好像和手掌一样厚,而且以前我经常使用的辩词,现在看起来都好像是废话。我被打败了。」15
两个星期后,在1862 年11月5日,赫尔针对他的问题向怀氏夫妇和科内尔(M.E.Cornell)求救,请他们来战溪的家为他祈祷。在祈祷的时候,怀爱伦又看到了一个异象。她写道:「我蒙指示看到赫尔弟兄的现况。他处在一种令人担忧的状况中,他缺乏献身和至关重要的虔诚,听从了撒但的建议。……他在自己的危险中沉睡了……他被呈现在我面前,就象是站在一个可怕的深渊边缘就要跳下去似的。要是他跳了,那就会成为他的结局;他永恒的命运就会决定了……决不要派一个人与招魂术士孤军奋战。」16
然后怀氏夫妇将赫尔带着,和他们一同在密执安州巡回讲道,希望这种亲密的关系能够帮助他摆脱束缚。
1863年6月6日,怀爱伦给摩西•赫尔带去了另外一个信息,分析了他的部分问题:「在你应该考察自己的心时,你却在研读书本。当你应该凭信心就近基督时,你却在研究书卷。我看到你一切的研究都将无益,除非你正视你自己。……你在讲台之外缺乏自守和庄重。……当讲述最严肃的主题时,你常常插进某种好笑的事引人发笑,而这常常破坏了你全篇讲道的说服力。……不要被那些愚蠢之人的谄媚弄昏了头。如果他们赞扬了你的讲道,你也不要自鸣得意。」17
但是3个月后,赫尔的确跌进了「可怕的深渊」,他成了一个招魂术的演讲者和作家。18
蒙大拿州的斯坦顿A.W.Stanton)。当怀爱伦还在澳洲的时候,一个闷闷不乐的蒙大拿州平信徒斯坦顿,编辑出版了一个怀师母的言论集,似乎想用它来支持他的复临教会已成为巴比伦的立场。他总结说:是停止对有组织的教会给予经济支持,并从其中走出来的时候了。」19
后来斯坦顿请了一位中间人去找澳洲的怀爱伦,希望获得她的支持。斯坦顿本来可以省下这笔钱的,因为怀爱伦已经在1893年5月23日给他写了信,表达了她的意见。怀爱伦对启示者约翰所用的「巴比伦」一词的看法,既简单又令人信服。她写道:「如果你教导别人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巴比伦,你就错了。上帝没有给你任何这样的信息……我想有些人也许被你的信息欺骗了,因为他们充满了好奇,总是想获得什么新的东西。」20
另外,她还写了四篇题为:「余民教会不是巴比伦」的文章,后来均收录在《给传道人的证言》中。21
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怀爱伦清楚地表达了她对那些从她的著作中摘取片段的做法的失望,汇编者将她的话摘录在一起,使之支持汇编者的某种观点。她写道:「他们奢谈没有理由的自由,向人提出一套具有欺骗和毁灭性质的理论。过去曾有许多其它人也这样做过,让人觉得证言似乎是支持某些站不住脚的错误立场。」
然后她提醒教友:「有些证言中所写的内容不是为一般世人,而是为有信仰的上帝儿女的。将这种性质的指示、警告、责备或勉言公之于世是不适当的。」她认为「教会中虽然有罪恶存在,并且一直要存在到世界的末了,但她在这末世,依然是被罪恶玷污败坏了之世界的光。教会虽然有软弱有缺点,需要责备、警告和劝勉,但她仍是基督在地上所最关怀的唯一对象」22
怀爱伦出版了的劝勉,阻止了这些快速发展的运动。到了1880年代末期,她剖析了撒但的阴谋:
「他对人心作工,激起人对负责工作之人的嫉妒和不满。」
·「接下来便使人怀疑属灵的恩赐;于是人们就会认为这些恩赐没什么作用,忽视了借着异象赐下的指示。」
·「接下来就让他们怀疑我们信仰的要点,我们立场的支柱。」
·「进而怀疑圣书,」
·「再进而步下灭亡之渊。」
怀爱伦继续她的探查说:「人们若是曾经相信证言,后又怀疑并放弃,撒但就知道受骗的人不会就此止步;他便加倍努力,直到使他们发动公开的叛乱,结果无可救药而终致灭亡。」23

 

声音——并不总是受欢迎

如果说怀爱伦的恶意批评者仅仅是异议者,是那些将曾经被抛弃的神学错误观点复兴了的颇具魅力的领袖领导人,或是受欢迎的传道人的话,那无疑是在改写历史了。有时候她的忠告和谴责并不总是受到欢迎,不论是给谁的。如果她仅仅提供赞扬,她就会因为是好消息的送信者而被人们赞扬。但是她肩负着圣书所记载的真先知的责任和担子。
在她从事预言工作的早期,她不得不对付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按照《圣书》观点行事之强硬的男女们。24
1869年,怀爱伦不得不再一次面对诽谤、流言和故意的假情报。回头看看帐篷大会的路线,她写道:「完全出于恶意及憎恨的谎言,那些不公的、纯属捏造的话,纷纷冲口而出并四处流传,妄图挫败对真理的宣扬,但这是徒劳的,不会影响那些真正渴慕真理之人的头脑。将我这个女子以如此扭曲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就是为了让上帝的真理完全失效;但上帝向我告知,那些诚实且曾经受骗的人会有机会耳闻目睹,弄清楚我这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灵,对此我从未有过片刻怀疑。」
在那封信中,她强调了一点:「没有勉强任何人来相信。上帝给了足够的证据,每个人都可以权衡真假轻重,但是上帝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将怀疑的机会挪去,永远不会强迫别人的信念。」25
那年的十月份,恶毒的攻击是如此突出,以至于委员会的领导人J.N.安德烈,G.H.贝尔和乌利亚•史密斯(J.N.Andrews,G.H.Bell,and Uriah Smith),都被任命去调查那些攻击雅各布和怀爱伦的流言。委员会搜集了所有的证据来证实这些流言的真假。
在委员会开始公开调查后的几个星期,怀氏夫妇也在《评论与通讯》说:「那些在我们公开作工期间,无论是这些工作或值得一提或为基督徒所不耻,那些了解怀师母和我的人,那教导人的人,可否立即到出版社办公室来报到说明?」26
1870年4月26日以小册子形式出版的报导,即将派发出去。各地的教友现在每人手中都有证明那些诽谤和流言都是没有基础的证据,没有人再向这个报导挑战。
《评论与通讯》创办于1869年底,1870年已经初具规模,怀雅各布写了25页的前言文章题为「我们的信心和希望,拟或我们信心的原因。」当时《评论与通讯》的编辑安德烈,接着发表了一篇如何对待怀爱伦异象的20个论点的编者按。
当用怀爱伦的作品作为「测试」时,安德烈写道:「如果……人们可以得到上帝的眷顾,可以有机会熟悉上帝的圣灵的特殊工作,那么他们将会承认,这些著作中的亮光是清晰、有说服力而且令人满意的。对这样的人,我们认为圣灵的恩赐就是最清楚的试验。」27
1880年第29号证言出版了。28大部分劝诫都是直接针对战溪发展中的基督复临信徒的「集中点」。战溪的一些教友对谴责和挑战还没有准备,于是就转向一些当地的报纸上去表达他们的思想。战溪、兰辛、芝加哥和底特律的报纸编辑和战溪的公民,都能读到怀爱伦透彻的信息。而报纸一向都喜欢冲突。
乌利亚•史密斯请求《战溪日报》刊登一篇反驳的文章,揭露了一些谎言。几天后,记者亨利•威利斯(Henry Willis)在《日报》上写道:「我希望战溪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和怀师母及她的信徒一样真实而有道德。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声名狼藉的罪恶,没有酒馆,没有烟草商店,没有赌博场所,没有被莱姆酒和摧毁人类的烟草味道污染的空气了。」29
1883年,乌利亚•史密斯和其它人似乎对她的作品表现得很冷漠,怀爱伦请求和出版社的员工召开一个会议。30
后来她在8月20日会议上的部分发言是这样的:「关于我的位置、我的工作,和我的写作之最夸张最矛盾的报导,将被传播出去。但是那些经历过这个信息,熟悉我工作之性质的人,是不会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的,除非他们自己从上帝那里退后,而且被世界的精神摧毁。一些人会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忠实而被欺骗。他们宁愿相信一个谎言。一些人已经背叛了神圣的重要的信任,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在怀疑的迷宫里徘徊的原因……有一些和我们的机构有关的人,也在信仰上翻了船。撒但将会伪装起来,用他最有欺骗性的方式来干扰上帝的工作……」
「40年来,撒但已经做了最坚决的努力,来切断教会的证言;但是它还是年复一年地警告犯错误的人,揭露欺诈的人,鼓励那些意志消沉的人。我所信靠的是上帝。」31

 

怀爱伦对坎莱特的忠告和恳求

怀爱伦和D.M.坎莱特的交往,很好地阐释了她对他们的关心与拒绝她忠告之人的结局。怀氏夫妇两个人很早都意识到,坎莱特对传教有超乎常人的资质。他很快就成为一个出色的福音传道者和辩论家。但是他经常意志消沉,而且很需要来自怀氏夫妇和其它领导人的重视和关心。32
1882年,坎莱特放弃了传教去从事农耕。1884年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他说道他不再相信怀爱伦的异象了。「除了怀师母之外,我对任何人都没有什么意见(教会的领导人)。事实上我非常不喜欢她……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我也不愿意反对他们。」33
在他的朋友的迫切要求下,坎莱特参加了1884年9月在密西根杰克逊召开的帐篷大会。在那里他再一次在一千人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宣称他心中黑暗的乌云已经被驱散了。他诚恳地祈求怀爱伦的原谅。在1884年10月7日的《评论与通讯》上,他披露了导致他反对怀爱伦的整个故事,还叙述了一个又一个他认为很严厉的不正确的证言。但是现在他的思想已经改变了:「我想对我所有的朋友说,现在我不仅接受而且还相信了来自上帝的证言。了解自己曾经有的反对立场,我才感觉到自己思想的改变是多么得令人惊讶,超过别人的惊讶程度。」34
在1885 年和1886的前几个月,几乎每一期教会报纸都有坎莱特写的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文章。他的那篇「致怀疑城堡里的人」的文章,通过自己的经历,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义与怀爱伦事工的可靠性,作了强有力的论辩。35他花了一个夏天来从事布道,又友好地致信给身在欧洲的怀师母。当时他在整个教会里都有很好的口碑。
然而一些主要的领导人都了解他的弱点和长处。当1886年G.I.巴特勒被选为密西根大会的主席,而坎莱特没有当选的时候,他就显然做好了下一个决定。在1887年1月,他暗示巴特勒他将不再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友了。到了3月,他成了浸信会传道人,开会放弃他多年一再传讲的安息日会所信仰的真理。36坎莱特听不进任何忠告。通过上帝的使者传来的声音也不受欢迎,尽管他在公开场合时也常常加以肯定。

 

1888年遭弃

之前我们提到过,怀爱伦在明尼阿波利斯州召开的1888年的总会上,遭到多人的冷落。37她呼吁人们的思想要高于律法主义者,但很多人都是充耳不闻。在那次大会召开的几天后,她写道:「自从我离开太平洋海岸,我再没有过一点非常轻松的时刻。我们的第一次大会并不像我所参加的其它任何一次大会……我的劝勉被忽视了,我一生中也没有受到过像(1888)大会时受到的冷遇。」38

1890年她写道:「兄弟们,你们催促我参加你们的帐篷大会。我必须坦率地告诉你们,明尼阿波利斯总会会议以后,你们对我和我工作所采取的做法——你们抵制上帝借着我所发的亮光和警告——使我的工作比在其它情况下艰难50倍。……在我看来,你们已经抛弃了上帝的话语,认为不值得关注……自从明尼阿波利斯州总会召开以后,我的经历不是很令人鼓舞的。我每天都向上帝求智慧,好不致彻底气馁,不致像我的丈夫一样心碎地走去到坟墓里。」39
尽管在明尼阿波利斯州不受欢迎,但是怀爱伦还是很勇敢很坚强。她在19世纪90年代给教会所写的著作,任何人都会仔细聆听,上帝的声音清楚而充分地传达了福音。40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领导人强烈期望怀爱伦离开美国去澳洲的用意了。由于她对A.T.锺斯和E.J.瓦格勒强烈的支持而引发的震动,她同样强烈地不赞同很多教会领导人的态度,加上对一些管理总会和出版社之财政人员的深入观察和明确的信息,使得她最后被「派往」澳洲了。
1896年她写信给总会的主席:「主并不在我们离开美国的计划之中。祂没有向我启示我应当离开战溪。上帝没有这样的计划,但祂让你们随心所欲。……工作的中心很需要我们,如果你们的属灵视角看明真实的情形,你们是决不会同意所采取的行动的。但是上帝深悉人心。让我们离开的意愿是如此强大,所以上帝就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既然所带来的证言让他们厌倦,现在他们周围就不再有带给他们证言的人了。我们从战溪离开,好让那些自认为比上帝还高明的人我行我素……当上帝给我显示了这件事的真相时,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因为我知道没有人能够看出问题所在。」41
1891年8月5日,她写道:「这天早上,考虑到我的职责,我就很焦急也很苦恼。是上帝让我去澳洲的吗?这对我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没有受到任何启示,说要我离开美国去那个遥远的国家。不过,如果我知道那是上帝的意愿,我就一定会去的。但是我不明白这个问题。一些身居美国教会要职的人似乎坚持认为,我特别的工作就应该去欧洲和澳洲。」42
但是她还是去了,给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服从教会领导人安排的榜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和约瑟都发现,「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上帝」(创45:8)。尽管不受教会核心领导层的欢迎,但是怀爱伦再一次用自己的行为,印证了对福音事工的忠诚。
但是每发生一次危机,似乎就有人忘记了过去的道路。例如在1903年这个很关键的时候,当战溪的所有基督复临信徒和群众,对迁移总会和出版社的建议和计划,都感到万分惊恐,怀爱伦的忠告是很明确的,就像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的太阳一样:「搬!」但是疗养院的牧师麦考尔•莱克格斯(McCoy Lycurgus)带领着很多人反对迁移。他不认为教会领导人有足够的商业头脑来做如此重要的决定。后来,尽管麦考尔认为怀爱伦是很真诚的,但是他还是「不相信上帝对她说了这一问题,尽管她自己相信。」43
麦考尔无力的「赞扬」这些年来一直被重复。那些面对挑战的人,认为每一个新的场合都和过去的问题「不同」,他们或许就没有时间来考虑守怀爱伦的劝勉并不过时的问题。
从《圣书》的历史来看,先知并不是一个竞选而得的职位。他们并不是自己所服事的人群「召请」到位的。先知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独立于官僚或者机构的大门之外。希伯来的先知明白这一独特的角色,有时候这使得他们非常痛苦。当先知面临机构化的教会时,人类的本性经常使得先知不受「欢迎」。
先知们能察觉出官僚作风可能存在的不人道,和体制上固有的僵化和无规律。对身居机构中的人来说,先知们常因其有力的挑战,深入人心的劝诫,或率真的谴责而激怒人。对那些不为最纯洁的原则所激励的体制内的人来说,先知总是不受欢迎的。
在怀爱伦70年的传道生涯中,很多人都乐意听她的声音。她的劝勉证明了其真实可靠性。当先知令人不安的声音激起了未献身之人的情感时,很少能有领导人和教友可以找到借口转身而去。当教会的领导人听从这种声音的时候,基督复临运动就会蓬勃发展。44
 

尾注

1.《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319页。
2.《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科全书》卷六,第690、691页。
3.施瓦茨,《擎光者》第262页。
4.《怀爱伦信函》 1895年59号,《怀爱伦传》卷四,第253、254页引用。
5.同上,第255页。
6.施瓦茨,《擎光者》第262、263页。
7.同上,第263页。见《论出版工作》第114-178、205-249页。
8.《怀爱伦信函》1899年43号,《论出版工作》第232页。
9.《证言》卷七,第176-178页。另见《论出版工作》第230-238页。
10.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79-423、457-484页。在《怀爱伦著作综合索引》(Comprehensive Index to the Writings of Ellen G. White)卷一,第344-352页的大量勉言,是关于管理的原则、必要的资格、纠缠不清的事例、失败的缘由、个人的诚实、交易的基督化原则、损害基督徒事业经营的世俗态度,以及怀疑的危险等。
11.拉夫伯勒GSAM,第325、326页。在《评论与通讯》1858年1月14日那一期中,编辑写到解散了的信使会:「在不满的时期,当有人要破坏《评论》时,教会的办公室财产估计只有700美元,此后增加到5000美元。那时只有大概一千名付费的订户,现在约有两千付费的订户。还有一批是免费赠阅的。」见《证言》卷一,第122、123页;《怀爱伦传》卷一,第306-310页。
12.《证言》卷一,第116-118页。
13. 施瓦茨,《擎光者》第 446页;《怀爱伦传》卷一,第 308-315页。
14.《证言》卷一,第411-442页;卷二,第 625页;卷三,第212页。
15.《怀爱伦传》卷二,第55页。
16. 见《证言》卷一,第426-430页;见《怀爱伦传》卷二,第56、57页。
17.《证言》卷一,第435、436页。
18. SDAE卷十,第718页。另见詹姆斯•R•尼克斯《摩西•赫尔的生活和工作》(James R.Nix, The Life and Work of Moses Hull,unpublished Seminary paper)。
19. 施瓦茨,《擎光者》第 446页。
20. 全信刊登在《评论与通讯》1893年9月12日。
21.《评论与通讯》1893年8月9月;《给传道人的证言》第32-62页。
22.《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34、49页。
23.《证言》卷五,第672页。怀爱伦在此回顾了《证言》卷一,第236页;卷三,第 328页;卷四,第211页的部分证言。她在1880年代初写道:「对于上帝圣灵的证言,有一种流行的怀疑心理,正在不断地滋长着;这些青年人不但不铲除疑惑及不信之心,反而助长疑问,这是因为他们不懂证言的精意、权能及力量之故。」《证言》卷四,第437页。
24注意1851年新罕布什尔州的华盛顿会议,佛蒙特州的巴塞尔会议和约翰逊会议;《怀爱伦传》卷一,第217-223页引用。
25.《怀爱伦信函》1869年12号,《怀爱伦传》卷三,第276页引用。
26.《怀爱伦传》卷三,第277-279页。在1870年1月11日这一期中,怀雅各布写道:「20多年来,我和怀师母的位置和工作,使我们饱受嫉妒之人的嫉妒,愤怒之人的怒气,和诽谤之人的诽谤。我们怀着对上帝和人无亏的良心坚持工作。我们几乎不为自己辩护,但控告我们的人却变本加厉,大胆妄为,因此为了与我们亲密相关之事业的益处,最好用清晰的事实来对付他们的诽谤;可以采用小册子的形式广为发行。」
27.《评论与通讯》1870年2月15日。提议第14条说:「属灵恩赐的宗旨,是在教会中维持上帝活泼的圣工。它们让上帝的圣灵说话,纠正错误和揭露罪恶。当上帝的子民处在走错路的危险中时,它们是上帝教导的工具。在其它手段无法奏效时,它们是圣灵借以光照教会困境的管道。上帝还借着它们指出错谬、纠正对圣书的错误解释,并且光照错误理解的危险,防止祂的子民犯罪和分裂,从而保护祂的子民避免混乱。」
「总之,它们的工作,就是让上帝的子民对圣书的意义有一致的观念和判断。单凭人的判断,没有上天的直接指示,就找不出隐藏的罪恶,也解决不了朦胧而复杂的教会问题,避免不了对经文不同而且矛盾的解释。上帝若没有与祂的子民交谈,那是非常可悲的。」
28.《证言》卷四,第384-522页。
29.《怀爱伦传》卷三,第130、131页。在给战溪教会的特别信息,即《给战溪教会的证言》(Testimony for the Battle Creek Church)1881年7月,第80页中,怀爱伦写道:「我蒙指示,在战溪教会的信徒中,有些人的舌头是不受管束的。有些是虚谎的舌头,专爱挑拨是非;有些是诡诈的轻声细语;有些是无谓的话,爱管闲事的话,及圆滑窥探的话。在这些爱说闲话的人中,有些人是出于好奇之心,也有些人是出于猜忌之念,更有许多人是因为痛恨上帝所借以申斥他们的那些人而起的。这一切纷争不睦的分子,现今正在工作着。有些人把自己的真心实意隐藏不露,同时另一些人,却急欲公布自己所知道甚至是所猜想的一切他人的错处。我看到那伪证的精神,也就是那使真理变成虚谎,良善变成邪恶,无辜变成有罪的,现今很是活跃。这种工作所散发的,是地狱而不是天堂的气味。……人人在品格上都是有缺欠的,按猜忌的心理,想要找出一点于人有害的事并非困难。」《怀爱伦传》卷三,第 189页引用。
30.在战溪学院的危机中,乌利亚•史密斯采取反对该校英语系前主任古德尔•贝尔(Goodloe Bell)的立场。见《怀爱伦传》卷三,第196页。更为严重的是,乌利亚•史密斯拒绝宣读怀爱伦在学院危机之际写给他,让他对教会宣读的证言。他扣留证言好几个星期,因为他不同意怀爱伦的勉言。得知史密斯的态度之后,怀爱伦写了一份更加率直的信给战溪教会。其中她写道:「你们可能说这只是一封信。它的确是一封信,但它是受上帝的灵所催促的,为要将向我显明的事情摆在你们面前。」《怀爱伦传》卷三,第198-201页。
31.《评论与通讯》1883年10月16日。8月20日的会议之后几周,乌利亚•史密斯在教会报刊上,报导了密执安州秋季帐篷大会的活动。他这时的报导表明,他对怀爱伦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变。见《评论与通讯》1883年10月9日。在1887年12月《评论与通讯》的增刊中,乌利亚•史密斯写了一篇长文,回顾了自己在1883年期间,对怀爱伦工作某些方面的质疑。全文标题为《证据的份量》,也可在《怀爱伦传》卷三,第493-496 页中找到。
32.《怀爱伦传》卷二,第455、456页;卷三,第152、153页。
33.卡丽•约翰逊,《我是坎莱特的秘书》(Carrie Johnson,I Was Canright’s Secretary)(华盛顿《评论与通讯》出版社,1971年)第65页。
34.见同上,第65-72页;见《怀爱伦传》卷三,第 263-267页。关于坎莱特一家已出版的证言,见《证言》卷三,第304-329 页 (1873年);《信息选粹》卷二,第162-170 页(1880年); 《证言》卷五,第 516-520页(1886年)。
35.《评论与通讯》1885年2月10日。
36.约翰逊,《我是坎莱特的秘书》第 74-80页。
37.见本书第18章。
38.《怀爱伦信函》1888年7号《1888年资料集》第186-189页引用。
39.《怀爱伦信函》1890年1号《1888年资料集》第659、660、664页引用。
40.见本书第18章。
41.《怀爱伦信函》1896年127号《1888年资料集》第1622、1623页引用。
42.《怀爱伦传》卷四,第15页。
43. 施瓦茨,《擎光者》第308页。
44.总会会长G.I.巴特勒经历了年轻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长的痛苦时期。他目睹和聆听了这位上帝使者的声音——她对当时代人的劝勉、责备、引导和教诲。对于巴特勒来说,怀爱伦不是历史的注脚,而是活的声音,在别人跌倒之时能有清晰的眼光。巴特勒鉴于他对怀爱伦和她证言的亲身经历,写了以下的话:「我们这班子民已经考验了证言达1/4世纪。我们发现自己随从证言的时候,就在属灵上兴旺。当我们忽略证言的时候,我们就蒙受极大的损失。我们发现证言的引导是我们的保障。证言从来没有把我们引入狂热,而是始终谴责狂热和没有理性的人。……我们承认在过去历史中,证言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这种影响向来是对人们有益的,并总是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评论与通讯》1874年7月9日。
 
 
 

学习思考题

1.怀爱伦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性质」一词,来描述20世纪初战溪的圣工情况?
2.「属世」领袖是什么意思?
3.当人熟悉了怀爱伦的著作时,她的著作在什么方面是一种考验?
3.坎莱特作为复临信徒传道人,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特性?在他各样的缺点与瑕疵中,什么问题导致了他最后离开教会?
5.19世纪有哪些有名的异议者?他们的主要不满是什么?这些不满有其合理性基础吗?这些人后来的结局如何?
6.背道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